【生命圆舞曲】昂然向前

【生命圆舞曲】昂然向前
可惜的是,舒伯特很多美丽的梦还没有完成,他就无奈地长眠了。一如他的墓碑上所说:"音乐艺术在这里埋葬了一个宝藏,也埋葬了更多的美好希望"。
在早前的文章"有谁共鸣"中,我曾提到舒伯特《冬之旅》的第十选段《歇足》 (Winterreise’s Rast) ([按此收听])的歌曲。这部声乐套曲带有浓厚的哲理色彩,漫长的冬日象征人生无断的苦难、无奈的争扎。昨夜久久未能入睡,清早不到六时已醒来。心绪紊乱,重听了舒伯特的《歇足》。撇开组曲背后的历史背景,从舒情性的角度来看,《冬之旅》把舒伯特的"流浪者情结"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成功把诗人Wilhelm Müller 的情感倾倒出来。

诗人制造的意境成为了舒伯特独处病痛中的心境寄托,毫无保留地把流浪者失望、孤独的一面宣泄出来。这首作品采用分节歌 (A-B-C) 的形式,制造人的哭泣的意境,描绘主人翁的失落、痛苦。现实的人生往往充满无奈,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片段一如细碎的花瓣在飞舞,美丽而动人;但被风一吹,就散了,独留下一声声叹息。可惜的是,舒伯特走得太早,他很多作品的价值都是在他死候才被发掘。可惜的是,舒伯特很多美丽的梦还没有完成,他就无奈地长眠了。一如他的墓碑上所说:"音乐艺术在这里埋葬了一个宝藏,也埋葬了更多的美好希望"(英语翻译是 The art of music has entombed here a rich treasure but even fairer hopes; 德语原文则是 Die Tonkunst begrub hier einen reichen Besitz aber noch viel schönere Hoffnungen)。

我心想:"谁能与舒伯特并肩呢"?这也许是不少读者曾发问过的问题:"谁能与我并肩呢"?在生命跌荡的瞬间,或许我们真的要找紧一逊即去的岁月,珍惜生命、身边人,善用恩赐、才华,尽力实现梦想。《冬之旅》的作品里,钢琴以忧愁、带有沉重叹息的形成下行音调。人生许多时均无奈地以此形成进行。然而,无奈的人生让我们参透人生真理、也让我们学晓更成熟、更认识自我。

最近找来美国传统民谣《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 或 The Saints 当圣徒进入天家》([按此收听])的曲谱重新温习。以钢琴弹奏这首歌并不困难,但作为一首著名的早期爵士歌曲(Dixieland),乐曲中流露的快活节拍一定要捉得准确、稳定。传统上,这首歌用于葬礼,以乐队的形式和送葬队伍一起欢送死者。死亡不再害怕,天堂是相聚的地方。人生虽如《冬之旅》无奈,步伐也许艰难,愿意我们仍能昂然向前,忘记背后,向著标杆直跑,直到众圣徒进入天家之际 (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

*******

作者为张美玲博士,现于香港大学任教,为铜锣湾浸信会会友,曾任多届理事及诗班班员。读者可电邮至 lisa@hku.hk 与作者分享。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