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舉行「兩岸城市教會論壇」40中港台牧者學者赴會

「兩岸城市教會論壇」於8月25至27日在台北召開。大陸、台灣、香港兩岸三地的牧者、學者、機構代表約40人與會。 論壇邀請兩岸研究學者分享「基督教與當代中國」和「後現代主義下之城市教會的成功案例:牧養反督與神學挑戰」,並教會的實際案例。台灣多位牧者分享了台灣教會的合一發展、社會參與,並介紹了台灣的校園事工和青少年事工及參訪多家教會機構的總結。 據基督教論壇報,主辦方的牧者見證了近年來大陸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都有很大改變。三自教會的成長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家庭教會的消息、動態及發展不容易被看到。因此,對家庭教會發生的事情只能作模糊的揣測。 會上指出目前大陸家庭教會從第一波的農村教會,到第二波的城市教會,現在第三波的新興城市教會。這些新興城市教會以知識分子、白領階級和海歸派等三批人共同組成,特質是年輕化、現代化和知識化,財力也比較健全、豐富。家庭教會的樣貌變得更多元,組成份子不再是社會的基層、邊緣。大陸的新型城市教會已經和台灣教會差距不多,他們將來的發展性能看得到。 他們又指出,台灣教會進入大陸服事仍停留過去開培訓班卻沒有很大成效的作法。台灣教會應該和大陸教會有溝通的管道,才不會停留在三十年前的認識。舉辦兩岸城市論壇,先做邀請式參與,希望台灣教會能對家庭教會廣泛地了解,而非單一、小地區認識。 主辦方牧者認為,在三自教會和家庭教會之間的「楚河漢界」隔閡仍然存在,但兩者矛盾正在縮小,強調沒有必要去挑動他們之間的矛盾,唯有讓上帝在他們中間作工。他認為,海外教會看待大陸教會時原則上不應「選邊站」,因為不論三自教會或家庭教會都是我們的弟兄姊妹。 會上又認為過往農村型家庭教會比較有強烈受苦心志、取得國外支援。現在城市家庭教會已經不是這樣的模式在成長,主辦方認為現在大陸的家庭教會正逐漸公開化。 與會者又指出,以前台灣教會以「老大哥」姿態進入大陸,但現在應當放低姿態互相學習,特別是大陸信徒的宣教熱情已超台灣。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