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举行"两岸城市教会论坛"40中港台牧者学者赴会 李沁欣 2014年8月28日星期四 下午4:13 "两岸城市教会论坛"于8月25至27日在台北召开。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的牧者、学者、机构代表约40人与会。 论坛邀请两岸研究学者分享"基督教与当代中国"和"后现代主义下之城市教会的成功案例:牧养反督与神学挑战",并教会的实际案例。台湾多位牧者分享了台湾教会的合一发展、社会参与,并介绍了台湾的校园事工和青少年事工及参访多家教会机构的总结。 据基督教论坛报,主办方的牧者见证了近年来大陆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都有很大改变。三自教会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家庭教会的消息、动态及发展不容易被看到。因此,对家庭教会发生的事情只能作模糊的揣测。 会上指出目前大陆家庭教会从第一波的农村教会,到第二波的城市教会,现在第三波的新兴城市教会。这些新兴城市教会以知识分子、白领阶级和海归派等三批人共同组成,特质是年轻化、现代化和知识化,财力也比较健全、丰富。家庭教会的样貌变得更多元,组成份子不再是社会的基层、边缘。大陆的新型城市教会已经和台湾教会差距不多,他们将来的发展性能看得到。 他们又指出,台湾教会进入大陆服事仍停留过去开培训班却没有很大成效的作法。台湾教会应该和大陆教会有沟通的管道,才不会停留在三十年前的认识。举办两岸城市论坛,先做邀请式参与,希望台湾教会能对家庭教会广泛地了解,而非单一、小地区认识。 主办方牧者认为,在三自教会和家庭教会之间的"楚河汉界"隔阂仍然存在,但两者矛盾正在缩小,强调没有必要去挑动他们之间的矛盾,唯有让上帝在他们中间作工。他认为,海外教会看待大陆教会时原则上不应"选边站",因为不论三自教会或家庭教会都是我们的弟兄姊妹。 会上又认为过往农村型家庭教会比较有强烈受苦心志、取得国外支援。现在城市家庭教会已经不是这样的模式在成长,主办方认为现在大陆的家庭教会正逐渐公开化。 与会者又指出,以前台湾教会以"老大哥"姿态进入大陆,但现在应当放低姿态互相学习,特别是大陆信徒的宣教热情已超台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