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豪:繁星、大地、与滚动的烟火 編輯室 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上午7:28 题目:繁星、大地、与滚动的烟火 讲者:林恩豪先生 经文:创世记15:1-21 场合:崇基学院礼拜堂主日崇拜(4/3/2007) 聆听讲道按此 经文 15:1这事以后,耶和华在异象中有话对亚伯兰说:“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赏赐你。” 15:2 亚伯兰说:“主耶和华啊,我既无子,你还赐我甚么呢?并且要承受我家业的是大马士革人以利以谢。” 15:3 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 15:4 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 15:5 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 15:6 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 15:7 耶和华又对他说:“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 15:8 亚伯兰说:“主耶和华啊,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 15:9 他说:“你为我取一只三年的母牛,一只三年的母山羊,一只三年的公绵羊,一只斑鸠,一只雏鸽。” 15:10 亚伯兰就取了这些来,每样劈开分成两半,一半对著一半地摆列,只有鸟没有劈开。 15:11 有鸷鸟下来落在那死畜的肉上,亚伯兰就把牠吓飞了。 15:12 日头正落的时候,亚伯兰沉沉地睡了,忽然有惊人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 15:13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 15:14 并且他们所要服事的那国,我要惩罚,后来他们必带著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 15:15 但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地归到你列祖那里,被人埋葬。 15:16 到了第四代,他们必回到此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 15:17 日落天黑,不料,有冒烟的炉,并烧著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经过。 15:18 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 15:19 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 15:20 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 15:21 亚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一.楔子 大约公元前2000年前后,迦南地区(现在的巴勒斯坦)发生了一场部落之间的战争。北部的四个君王联合袭击河谷平原地区,掳掠河谷平源五座城邑,掳走了财物及居民。在被掳走的人中,包括罗得一家。这位罗得,就是亚伯兰(即是亚伯拉罕)的侄儿。亚伯兰听说侄儿成了阶下囚,马上把三百一十八个精练壮丁武装起来,骑上驴子,迅雷不及掩耳地奇袭敌人。亚伯兰的壮丁兵分两路,两面夹击正在撤退的北方四王,打得他们落花流水,撇下掳物逃回自己的老巢去。这位情深义重的伯父,解救了侄儿后,没有拿取任何追回来的财物,带著疲倦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帐棚去。 二.繁星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营地已经沉睡,天上繁星点点。这位老人家蹒跚走进暮色,独自在寂静中沉思。他本来就是一位和善的人,从来不想与任何人交恶。今天为了解救侄儿罗得,介入了北方四王与河谷平原五个城邑之间的冲突。仗是打胜了,但心却感到不安:"那些虎视眈眈、含恨在心的四王联军怎会如此轻易罢休?终有一日,他们会来报仇,找我晦气"。 就在亚伯兰感到威胁及危险的时候,他在夜空中听到耶和华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四王联军报复,因我会保护你,上一次你胜过他们,岂不是因我把他们交在你手里吗?而且我会赐给你更多财物,比你没有接受的战利品更多。" 这已经是耶和华第五次和亚伯兰说话了。耶和华要把更多的财物赐给亚伯兰,反而钩起了亚伯兰的遗憾。他嘴里吐出了一些话,微细的声音在夜风中差点连自己也听不见:"耶和华阿,我已经接近离世之年了,可是仍没有亲生的儿子,你给我甚么礼物都没有意思。你的赏赐对我有甚么好处、有甚么用呢?你再多给我财物只是白费心机,因我死后没有人继承我的遗产。" 当时的人认为耶和华恩待、祝福人,就会赐他们儿女,亚伯兰既无儿子,怎可以相信耶和华"大大的赏赐"他?难怪他不安、不快。 耶和华明白阿伯兰的苦脑,耐心地对他说:"你擡头看看天空,看看繁星。亚伯兰,数数看,能数得来吗?"亚伯兰回答:"不,我数不来,太多了。"耶和华说:"你的后代,就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亚伯兰望著繁星,心怀盼望。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二千年后的巴勒斯坦。有一群自称为亚伯拉罕后裔的人围著另一位亚伯拉罕的后裔争论得面红耳热。 争论的开始是因为那位亚伯拉罕的后裔-耶稣对群众说了这样的话: "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群众马上感到不安,质询耶稣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 耶稣说:"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看见的。" 群众反驳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 耶稣指责他们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上帝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 群众愤怒地反驳说:"我们说你是撒马利亚人,并且是鬼附著的,这话岂不正对吗?" 于是,群众拿石头要打他。 如果亚伯拉罕的后裔多如天上的繁星般众多,谁可以是其中一颗?谁不可以是其中一颗呢?有些人非常执著血缘的宗族关系或者狭隘的民族主义,因此冲突连连,战争不绝,付出沉重的代价。原来,上帝的标准并不限于狭隘的宗族关系。谁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呢?保罗在加拉太书如此说:"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所以,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加3:6-7)谁是儿女的父母?谁是父母的儿女呢?耶稣在十字架上断气前看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19:26-27) 子孙,当然可以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然而也不限于此。中国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人与人之间突破种族、民族、群族、家族之间的防线,和平共处、互相扶持、彼此帮助的时候,这岂不是更接近上帝创造人类互为手足的原意吗? 在农历新年期间,我们都会互相祝贺。我最常被祝贺的是:年生贵子。其实,我已经有两个子女,儿子六岁,是非洲赛拉利昂人;女儿也是六岁,是南亚尼泊尔人,他们刚进学校读书。他们是透过宣明会的儿童助养计划成为了我的儿女。 三.土地 让我们回到亚伯兰的故事。耶和华向亚伯兰保证他的后代如繁星一样众多之后,又主动对亚伯兰提出赐与土地的应许:"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耳,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15:7)这地就是"从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15:18),埃及河并不是指尼罗河,而是以色列与埃及交界的小河;伯拉大河,即是幼发拉底河,在大卫、所罗门作王时以色列的国界曾伸展至幼发拉底河。 在旧约圣经中,人与地的关系是重要的主题,差不多所有重大事情都与土地有关。旧约前半部份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的事情,旧约的后半部份主要内容,是关于以色列人被掳离开迦南,以及后来从被掳之地回归迦南的事情。总括来说,都是关于以色列人在迦南地进进出出的故事。 当以色列亡国,圣殿被毁,国民被掳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感到非常困惑:这不是耶和华赐给我们的土地吗?为甚么我们要被逼离开呢?这不是耶和华的圣殿吗?为甚么竟然会被拆毁呢?到底是耶和华不守承诺,还是耶和华无能为力保守祂的承诺、守卫祂的圣殿呢? 以色列人能否在土地上安居乐业,并不是上帝有没有赐予的问题,而是他们如何运用这片被赐与的土地,在土地上干甚么事情的问题。如果他们在土地上作奸犯科、弱肉强食、争斗得你死我活,就算夺取了土地,又有甚么意思?土地,被变成一个犯罪的平台。如果土地有感觉,一定会感到被糟蹋,正在受住在其上的人带给它的苦楚。拥有,只是开始,如何对待所拥有的,才是关键。 曾几何时,香港人追逐所谓"四仔主义":买架车仔、买间屋仔、娶个老婆仔、生个BB仔,此为一个完美家庭。不过,买了车、买了楼之后又怎样呢?有些人为了供车供楼而拼命工作,结果没有多少时间享受驾驶的乐趣,真正享受豪宅的,是家里的菲佣。结了婚、生了BB也不代表永远幸福快乐,是否幸福快乐,取决于你如何对待配偶及BB。拥有,人人渴求;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所拥有的。对待不当,拥有最终也会失去;以威吓和暴力强求保存所拥有的,大家也受苦。 当以色列人拥有了土地后,他们把土地成为了安全感的基础,而不再是上帝。他们忘记了上帝赐予土地的目的,也忘记了上帝交给他们的使命。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为所欲为。上帝屡次差派先知指责及警告他们,他们却视为危言耸听。其中弥迦先知痛心疾首地说:(弥迦书3:9-12) "雅各家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长啊, 当听我的话! 你们厌恶公平, 在一切事上屈枉正直; 以人血建立锡安, 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 首领为贿赂行审判; 祭司为雇价施训诲; 先知为银钱行占卜。 他们却倚赖耶和华,说 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吗? 灾祸必不临到我们。 所以因为你们的缘故, 锡安必被耕种像一块田, 耶路撒冷必变为乱堆; 这殿的山必像丛林的高处。" 期实,早在所罗门王建造圣殿的时候,耶和华说明:"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不守我指示你们的诫命律例,去事奉敬拜别神,我就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为所分别为圣的殿也必舍弃不顾,使以色列人在万民中作笑谈,被讥诮。"(王上9:6-7) 土地好像一个舞台,在舞台上的人可以行公义、好怜悯,也可以作奸犯科,屈枉正直;可以和睦共处,也可以争斗不绝。播下甚么种,就收甚么果,这也是上帝公义的彰显。 四.烟火 让我们又回到亚伯兰的故事。当亚伯兰听到耶和华要赐地给他为业的时候,他向耶和华要求保证:"我怎能知道必得这地为业呢?" 耶和华说:"亚伯兰,你看过君王如何与仆人立约许诺吗?明天,亚伯兰,明天准备牲礼。明天我将与你立约-如此你必将知晓我给你的许诺!" 第二天,亚伯兰大清早从祂的牲口里挑了一只母牛、一只母山羊、一只公绵羊,都是三岁大的,还有一只斑鸠,和一只雏鸽,领这些牲畜到高地,把每一只被劈成两半的动物放置在地上,一半对著一半地摆列,像是从牠们身体的中间开辟了一条道路。这是古中东人的立约仪式,立约双方有时会在两行肉块中间的空道走过,一面走一面起誓:"若我不遵守这约,就会如这些动物被剖开成两半。"藉著这个行动,表明自己必会遵守所立的约。 当日头全然隐没,世界都沉入暗夜之中的时候,忽然有冒烟的炉以及烧著的火把从那些被劈成两半的牲畜中间通过。"烟"和"火"都象征耶和华显现,就如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西乃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出19:18)这带火的光源"从那些肉块中经过"乃耶和华藉这行动郑重地宣告,祂必履行和亚伯兰所立的约。 约,其实是关系,立约,就是建立关系。这次立约仪式有几处特别的地方:第一,是耶和华立动赐予亚伯兰土地,也是耶和华为了满足亚伯兰的需要,而主动提出透过立约仪式,增强亚伯兰的信心;第二,人与人之间的约,往往通过一方的付出,去换取对方的回应。耶和华与亚伯兰的约,与其说这是契约,不如说是耶和华提供给亚伯兰的保障,因为在仪式中只有预表耶和华的火在肉块中经过,亚伯兰没有这做,因目的乃显示耶和华必然会实践应许。亚伯兰是幸福的,因为耶和华以自己来作保证,而不需要交换条件,来确立耶和华与他之间的神人关系,耶和华并且透过立约来限制自己,保证不违反所建立的关系。这样稳定及长久的关系,不但是亚伯兰所需要的,也是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因为这样的关系能够使人感到安全,这样的安全感,令人有信心及勇气去面对一切。 在这方面,现代人往往陷入矛盾及迷茫之中:一方面渴求稳定的关系,一方面自己又不愿被关系长期束缚,同时又害怕对方随时终结关系带给自己的伤痛。有名为秦小狄的青年在《深圳青年》杂志建议在婚姻关系上签订有期限的合约,或三年,或五年,或八年,在合约期限内不得离婚,合约期满双方同意可以续约。这种合约充份反影出人对关系的矛盾,正如某首流行曲所说: "盟誓跟痴情 人渐已说是陈旧 缘来又缘去 试多了再没难受 流行现代的爱 应该可放也可收" 然而,歌者所渴望的其实是这样的关系: "在无尽变化转折时候 只得你始终 捉紧我手 在名利对错真假当中争斗 唯独你会给我分忧 在明日世界终结时候 都不悔今生 曾经跟你走 在成败进退反复当中争斗 唯独有 你的爱 如动力 在背后" 五.总结 亚伯兰是幸福的,他获得与上帝之间稳定及长远的关系,成为他安身立命的依据,也成为他去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其实,上帝的应许并不单单赐给亚伯兰,也惠及亚伯兰如天上的繁星一般多的子孙。谁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让我们重述保罗的说话:"那以信为本的人,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这可以是你,可以是我,可以是无数的他。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