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心

屈原的心
刘文亮牧师:"屈原之心,说出一种基督教的信仰精神。"图为刘牧师与丹麦耶稣像、金灯台。 | (图:基督日报)
屈原的心
寺观式建筑的基督教道风山丛林圣殿,散发浓烈中华文化色彩。 | (图:基督日报)

 端午节可以成为节,其中意义相当广泛深远。然而说到这节日,不得不说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大夫的投江故事,他的故事扩展至全中国都争相传颂,甚至跨越时代,由战国流传至今;对于不明中国文化的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因此要知道屈原为何郁郁不得志而死而已!他做了甚么丰功伟绩叫人尊崇?


我们由屈原楚辞的《卜居》说起。


屈原乃大约主前二百三十年的人物,他是战国末期楚国大夫,在当时,屈原为忠君爱国的大臣,性格正直不屈。然而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良,屈原渐不见用。楚国内则受小人摆布,政治日废,外则受骗于张仪,割地断兵,连战皆北。屈原放逐在外,三年不得见君主,在这处境下,竭尽心智,忠贞为国,却被谗人阻挠;心烦意乱,不知何所适从。

《卜居》这篇文字就是记述屈原去见当时太卜郑詹尹,问他:"我有疑问,想请先生为我占卜。"郑詹尹便把蓍草摆好,龟甲擦拭好,他问屈原要向上天求告何事。屈原向郑詹尹说:"请你求告上天,我应该如何做人?应该作一个君子:朴实忠诚,正言直谏,惹来祸患;还是应该做个小人:巧言令色,攀权附贵,苟且偷生呢?"

太卜郑詹尹听见这问题,放下了占卜器具,叹气道:"要知道尺有时嫌短,寸有时嫌长;事物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学问也有不能明白的地方;卜筮有些地方无法卜问,因为神对某些事情不会解答。我只能告诉你:以君之心,行君之意。"他坦白对屈原说:"抱歉了,你怎去做人,神是不会代你决定的。"屈原明白了,他做人只求忠君爱国,于是投江自尽而死。(《卜居》乃极精彩诘屈聱牙之《楚辞》,笔者简而述之,若想知多些请读原文)

屈原之心与基督教信仰精神

屈原之心,说出一种基督教的信仰精神。屈原求告于天时,神不答,反过来等候他:"以君之心,行君之意。"因为"忠不忠、诚不诚、爱不爱、真不真"必须发自人心,神若强行逼之,就不是"忠信"了。神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并不代表神会干预人之忠信,神非常看重信徒忍受试炼且能持守不屈,然而他"忠贞与否"必须由他承担。

真心信主的人必须忍受考验,不屈不挠的生命得著比精金更宝贵的信心。正如彼得的说话:"虽然你们必须在百般试炼中暂时忧愁,你们要为此喜乐,使你们的信心既被考验,就比那被火试炼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著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6-7,《和修版》)

中国人的文化底蕴,重心在怎去做一个人,我们由古以来就有一份不屈不挠的精神,故此,屈原的心共鸣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同时,也共鸣了基督信仰的精神面貌。从屈原之心看基督教中国化的心路,中国人早就有神所喜悦的性格,只要归主,就有极其有力的基督生命。所以,中国文化与基督信仰只要接轨,就有祝福;在天父眼中,中国基督徒的心性非常宝贵,只要成长起来,生命祝福生命,必定成为世上盐和光的生命!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