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院長淺談「複制人」與基督教神學衝突

神學院長淺談「複制人」與基督教神學衝突
複製人技術為基督教倫理學帶來巨大爭論。
複製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但它也改變人類對生命與靈魂的看法。複製人出生時是否有靈魂?人在何時開始有靈魂?美福神學院院長熊潤榮博士從基督教角度淺析複製技術與神學的衝突。

熊博士表示,複製在各信仰圈子中引起激烈的討論迄今已二十年了。各宗教學者往往關注複製技術的道德層面,強調尊重複製人的人類尊嚴;但是卻對其靈魂深處的問題有意無意的避免正面談論。

「複製人出生時有靈魂嗎?到底人在何時開始有靈魂?」他認為這些牽涉到神學上的問題理應得到更多的關注,雖然很棘手,但無法迴避。

熊博士列出各宗教信仰對靈魂問題的相似觀點:「每個人的靈魂都是神直接創造給他的,不是從父母傳遞的,也不是亙古就存在的(pre-existing)。而傳統的大多數意見是,當卵子從精子受孕那一刻,人開始有靈魂。」

「若是從上述觀點來看,屬於無性繁殖的複製人就不會有靈魂,並不是真正的人。」他說。

不過基督教神學界也有不同的聲音。就拿人何時開始有靈魂的問題上而言,熊博士援引中世紀的神學家的觀點表示,人的理性靈魂(rational soul)是在嬰兒誕生後,身體感官開始運作(約2-3週),神才賜下的。依照此說,胚胎應該是沒有理性靈魂,所以不算是真正的人。

若從人的理性靈魂學說來判斷的話,複製人是否有靈魂取決於其身體感官能不能運作。如果誕下的複製人開始感覺時,表示他(她)是有靈魂的。

當然,神有權柄賜複製人生命氣息,卻不賜其靈魂。可是,若神不賜予複製人靈魂,那為何准其生出來呢?難道刻意讓複製人成為次等人嗎?熊博士表示這些問題會帶來很多倫理與神學的衝擊。

現在仍有不少國家對複製人技術持開放與觀望態度。倘若有朝一日複製人真的誕生,那麼他們究竟是與人類一樣有思想有位格的?或在思想和位格上有殘缺?

總之複製人本身就伴隨巨大的爭議,無論複製人和人類相同與否,都給倫理道德和傳統神學造成困擾。

「或許那時我們對人何時有靈魂,並靈魂從何而來的問題會有進一步客觀的答案。同時,各個信仰傳統都會受到衝擊。只是,我們準備好那一天的來到嗎?」他盼望大家深思。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