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比牧师现身分享─ 犹太人眼中的基督徒

拉比牧师现身分享─ 犹太人眼中的基督徒
犹太籍拉比牧师柏伟志(Ariel Berkowitz)应邀来台主领特会。 (图: 基督日报)
犹太人是如何看待基督徒呢?当教会高呼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时该注意些什么?犹太籍拉比牧师柏伟志(Ariel Berkowitz)自去年来台主领利未记研经特会大获好评后,此次再度应台北真理堂之邀,主讲民数记研经特会"信心之旅",并于晚间向有志宣教弟兄姊妹们分享、介绍今日犹太人和他们与基督徒间的关系。

要了解犹太人对基督徒的看法,除了透过圣经记载早期两者间的互动、传统对外邦人的态度外,柏牧师特别提到当年欧洲基督徒逼迫犹太人的悲剧所留下难以抹灭的影响,使今日犹太人多对基督徒抱持容忍,忍耐他们在生活周遭的存在,怀疑、不信任他们,和保持距离、反其道而行的态度。"今日犹太人的神学大都是回应基督教,刻意与其相反的神学。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拒绝真理,而是他们拒绝基督教。"柏牧师无奈地说。

此外经过几世纪的逼迫,也有部分犹太人为了生存,选择同化—既然打不过,不如加入他们。譬如在美国,我就接受美式文化,做个100%的美国人。这造成了另个悲剧,柏牧师直言,"因为神拣选人,是让我们分别,而非同化。"然而这样的心态,现在慢慢有了些改变,2000年开始由于以色列境内巴勒斯坦人的叛变,自杀炸弹等暴力活动频传,使当地旅游业完全停摆,就在这样一个孤立、遭受国际误解的时刻,仍然愿意前往当地拜访的,不是别人,就是福音派的基督徒。"以色列民众注意到这点,甚至有犹太报纸写道:福音派基督徒是以色列真正的朋友。"柏牧师说,"虽然速度缓慢,但犹太人正慢慢开始学习信任。"

而犹太人与一般基督徒间除了种族差异外,还有文化的差异,许多我们习以为常、视为当然的东西,譬如在聚会处挂十字架、身上配戴十字吊饰,都只是我们的文化,柏牧师叮咛,"传福音时,你不能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文化。"此外,更加要注意的则是神学基础的差异,意即对犹太教三大柱石的认识:

A一位神

犹太人对基督教常有的误会是基督教为多神教的信仰,此话怎讲?原来会造成这样离谱误会的原因就在于对三位一体神性的表达,中古时期基督教艺术常将神画成满头白发的老人、年轻的耶稣和象征圣灵的鸽子并列,再加上对马利亚的描绘,让看到的犹太人大感困惑,到底你们所信的神是怎样的呢?而一般诗歌中常出现的"我的神竟为我而死、为我诞生"等词句,也令犹太人不解,"神会死吗?"诸如此类表达用语、对"道成肉身"的说明都是弟兄姊妹在见证信仰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B以色列

早期教父发展出来的"替代神学观",认为犹太人对神不再重要、已经被神放弃,地位为教会所取代(新以色列)的说法,在柏牧师耳中听来格外刺耳,"如果有人对你们说在神眼中你已不再重要,因犯错的缘故为别人所取代,你还愿意相信这样的神?"

C妥拉

"妥拉"是犹太人信仰重要的教导,在不少神学院教师口中"妥拉"被简化为"律法书"。虽然"妥拉"主要是描述摩西五经的内容,但那并非律法,柏牧师指出,而是告诉以色列百姓神是谁、怎样作才能蒙福、如何吃穿作息的神的教导。由于早期翻译的错误被译为律法,让人以为其与恩典相对,"但妥拉不是教导律法的文件,同样也是恩典的文件。"柏牧师强调,并表示"今天很多犹太人无法接受基督教就是因为错误讯信的传递(以恩典取代『律法的妥拉』),让他们误以为赖以维生的妥拉必须被新约所取代。"

柏牧师于最后总结时表示,明白、注意到这些神学、文化的差异能减少我们在接近犹太人时的阻碍,而他也对华人信徒有更多期待,"与西方宣教士相比,犹太人是更易对华人打开心胸的。"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