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上帝有個約》北村著(第廿八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年獎作品)

《我和上帝有個約》北村著(第廿八屆湯清基督教文藝獎年獎作品)
書名:我和上帝有個約 作者:北村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6年01第1版 類別:中國文學

作者介紹

北村,本名康洪。1965年生於福建長汀。大學畢業後任職福建省文聯《福建文學》編輯。

1986年,發表小說處女作《黑馬群》,選載《作品與爭鳴》,作品因寫法新穎產生爭議。1987年,小說《諧振》刊於《人民文學》。從1988年開始,發表《逃亡者說》等「者說」糸列小說,包括:《劫持者說》、《披甲者說》、《陳守存冗長的一天》、《歸鄉者說》、《聒噪者說》。此糸列小說使北村躋身於中國先鋒小說家的行列,被譽為中國先鋒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

1992年北村個人創作轉型,從先鋒小說創作轉向關注人的靈魂、人性和終極價值的探索,發表了第二糸列的小說高潮,包括小說《施洗的河》、《武則天》、《瑪卓的愛情》、《孫權的故事》、《水土不服》、《最後的藝術家》、《傷逝》等。在文壇引起強烈迴響,以「神性寫作」成為小說界的一個獨特現象。    從1999年開始,北村進入第三個階段的寫作,即描繪人在追求終極價值時的心靈過程和人性困難。長篇小說《老木的琴》獲得該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上榜小說。小說《周漁的喊叫》引起關注,被拍攝為電影《周漁的火車》,成為當年的中國影壇大片。    從2003年開始,北村進入第四個階段的寫作,其作品開始以理想主義和正面價值為創作目標,計有長篇小說《望著你》、《玻璃》、《憤怒》和《發燒》等,至此,北村的創作以長篇小說為主,進入真正的黃金期,創作量大大超越往年。    北村曾入選中國小說五十強(1978—2000)優秀作家。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文日文德文出版。

湯清基督教文藝獎評審委員評語

這部長篇小說透過敘述一個城市的兇殺故事,揭示社會中的幽暗腐壞,以及隱藏在人性中不可自救的罪性。故事雖屬虛構,但不同階層的人物、事件、種種現象,尤其對低下層熬受不公義欺壓的困境,其細節描繪迫真,顯示作者經研究及深思後的重構,固然有些情節可有商榷的餘地,但無損整體呈現社會事實的信息,具說服力的真相。

作者略為沉重的筆調,表達人被恐懼所追噬的狀況甚具震撼力,猶如面對人性黑洞的呼喚,箇中傳達的是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人因著良知而尋覓真理,至終寬恕勝過仇恨,軟弱能化為能力。作者以《奇異恩典》作貫串,帶出永恆的盼望。

欣賞作者北村苦心經營這部小說,感受到背後對創作的使命感。抱著良知、信念的佳作不一定易讀,更值得鼓勵表揚。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