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粹】楊青:《泉源》——在困境中尋找不竭的活水

【當代藝粹】楊青:《泉源》——在困境中尋找不竭的活水
作品《泉源》

作者:楊青
作品:《泉源》
材質:紙面纏繞畫+電子合成
尺寸:A4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 4:14 和合本)


「一幅小小的畫作,中央是一隻靜立的瓶子,周圍卻是混亂的線條。正如生命的掙扎與逼迫,最終仍要指向那句應許:『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

炎熱的夏天,走在街道上,空氣仿佛凝固,令人窒息。一瓶又一瓶的冰水喝下去,卻依然無法止渴。那種乾渴無解的感覺,讓我想起三周前的那一幕。

主日敬拜時,我們的聚會被當地公安突然衝擊。二十一位弟兄姊妹與六位孩子被一同帶進派出所。九個人被塞進一間不足一平米的「盒子房」裡度過二十四小時;一人被拘留三天,兩人被拘留十二天。其餘的人也在長達五六個小時的反覆審訊中煎熬。那一夜,我們幾乎只能仰天質問:為什麼我們成了罪人?阿爸天父,我們究竟是誰,你竟允許我們被如此對待?

在這樣的處境中,我看見弟兄姊妹們不同的生命狀態,也照見自己心中湧動的迷茫與混沌。未來要如何走下去?與神的關係是否依然堅定?為什麼這一切會臨到?在過去的歲月裡,我是否曾有虧欠?痛苦與疑問逼迫著我,只能重新追問:我的信仰究竟紮根在何處?

江南的清晨,天亮得極早。五點多鐘醒來,陽光已然灑滿窗外。我坐在桌前,望著桌上的水瓶,拿起筆與紙,開始纏繞畫的創作。線條一圈又一圈鋪展,思緒隨之遊走,最終完成了這幅小品,我為它取名——《泉源》

畫面中央的瓶子,安靜而清澈。它與周圍雜亂的線條形成鮮明對比。背景錯綜複雜的圖案,映照出我們身處的光景:壓迫、逼迫、困境與掙扎。而瓶子卻像承載著一種超然的力量,令我想起主耶穌在井旁所應許的那句話: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面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 4:14)

這句話在我心中迸發出新的力量。

外在的逼迫,可以奪走人的自由,可以摧殘人的身體,卻無法掠奪神所賜的活水。那水不是轉瞬即逝的慰藉,而是源源不斷的盼望與能力。正如瓶子在畫面中央靜靜矗立,信仰的核心也在我們裡面堅定不移。

當一切外在依靠被挪去,神讓我們明白:真正能解渴的,不是外在的安逸、安全,甚至不是聚會的形式,而是祂自己所賜的活水。那水能在最黑暗的夜裡扶持我們,也能在最沉重的環境裡帶來盼望。

《泉源》不只是我的一幅畫,更是一種記號。它提醒我:屬靈的生命並非在順境中溫室般地成長,而是在人生的曠野與逼迫中學會緊緊依靠神。泉源不在外面,而在我們裡面不斷湧流。

願這幅畫與經文,成為每一位處在試煉中的人心中的印記:縱然前路艱難,活水仍舊湧流;縱然環境逼迫,生命仍舊成長——直到永生。

專欄作者楊青,63年出生四川,13年受洗歸主,23全職義工服侍分堂,做過醫生、IT高管、記者、北漂、海漂;從事多個行業,非遺傳承人,藝術工作為主。2016年開始以藝術培訓教育為主,2000年疫情後開始探索學習藝術療癒,目前藝術療癒+美育教育,未來希望以聖經為根基的藝術療癒服務到各類需要的人群!

【當代藝粹】專欄由《基督日報》與「香港藝術動力」合作推出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