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會東亞區執行總監譚月清女士致歡迎辭時介紹今年「11/11助貧月」的主題—「傳情接力為孩子」,表達助貧不單是一個人的事,而是要眾人向著同一目標,接力把愛心和關懷傳到世界的貧困兒童。並重申「世界緊急援助」作為一個建基基督教信仰嘅人道援助組織,重視「全人關懷」,肯定貧困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各項需要,除了基本身體需要外,同時關懷困苦兒童成長中的心理,品格發展,心靈健康和教育需要。她亦詳細介紹本會的四川賑災及社區重建工作,本著「全人關懷」的理念,為災民提供第一時間的援助和較長期的支援。
活動當日,連續第四屆擔任「11/11助貧大使」的鄧萃雯小姐、「學生助貧大使」Bon Bonn聯同「世界緊急援助香港」的發展委員會主席余漢傑先生作出愛心呼籲。鄧萃雯小姐表示貧窮實在帶來很多問題,她認為助貧工作需從兒童開始,看到受助兒童能身心健康地成長對她有很大鼓舞,這些都促使她繼續做11/11助貧大使。她亦表示計劃12月去四川協助跟進災後重建計劃。
此外,接近二十隊參賽者將即席體驗貧窮實況,合共跑完十場每場400米的賽事,相等於一名貧困地區居住的小孩每天上學的最少步行距離,別具意義。為鼓勵參加者,本會邀得今屆殘奧會200米金牌得主蘇樺偉先生擔任活動之頒獎嘉賓,他向大家分享他的成平I後實有賴教練和家人如何支持。希望今日不單止係參賽者,以及所有參加11/11助貧月的人事都能秉承呢種互相支持的精神,繼續為幫助世界上有需要的貧窮小孩出力。
四川賑災及社區重建工作
四川省北部阿壩州汶川縣於2008年5月12日下午發生黎克特制8級大地震,是有史以來第十九個傷亡最慘重的大地震,截至9月,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
為迅速回應災民的需要,世界緊急援助(香港)與受災地區的合作夥伴協調,進行賑災工作。本機構第一階段的物資援助包括電筒,醫療衛生用品,抗生素,止痛消炎藥物及禦寒衣物, 能量飲料,乾糧等。 除物資援助外,本會的義工隊伍亦已在6月中旬前往災區作第二階段的援助。一行17人的義工隊中包括有醫生、護士、心理輔導員,保健員及青年工作者等。團隊在綿陽市安縣,分別在北川災民安置站及安縣兩間帳篷學校服務。l 重建工作方面,初步本會已為其中一個受災單位,「四川安縣西苑高級中學」提供物資援助,包括學生課桌椅,棉被和重建電腦教室等,使該校順利於08年8月復課,讓受災學生能盡快上學。
另本會在九月再度探訪四川的行程中, 發現由於道路損毀,北川一帶如禹里等災區與外界交通受阻,災民仍然居住於帳篷中。由於寒冬逼近,他們急切需要保暖衣物,毛毯及食物等。有見及此,本會安排運送禦寒物資,以幫助他們度過即將來臨的嚴寒。
我們同時與四川當地合作夥伴,計劃較長期的社區服務重建安排,在安縣受災的板房安置區,設立社區支援中心,為區內災民,特別是兒童提供教育及心理支援服務,使他們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得到更全面的關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