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受难曲》台北首演 唐崇荣:宏伟更胜《弥赛亚》 編輯室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上午10:51 《马太受难曲》将在2012台北巴赫音乐节(Taipei Bach Festival)全本首演,于3月12至13日在国家音乐厅连演两场全本。 《马太受难曲》由"西方音乐之父"德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创作于1724至1727年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该曲子共分为78首分曲,真实的展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被捕、受审、被钉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门德尔松于1829年指挥演出使这部湮没一个世纪的名作重见天日。 唐崇荣牧师对该旷世巨作评价甚高,认为"其宏伟、敬虔的程度远远超过《弥赛亚》"。他表示《弥赛亚》有耶稣的诞生、受难、复活、升天等情节,悦耳精彩,而《马太受难曲》的焦点是耶稣担当众人的罪孽,描写了受难的心情,展现了主受苦的伟大,将主受难的悲剧做了最严肃、最神圣的表达。 唐崇荣牧师认为,《马太受难曲》的情节、合音、编排,以及音乐的造诣都是举世无双的,其成就在人类历史、甚至在整个音乐史上都是不可能被抹灭,也无法超越的。他认为只有伟大的宗教心灵,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无论是基督徒作曲家或非基督徒作曲家都不会轻看《马太受难曲》。 唐牧师指,许多乐曲可以令人即时兴奋却没有永久价值,经不起考验。而《马太受难曲》是无法超越的经典,足以传世。他建议年轻人应抽时间研究该巨作,相信将受用一生,成为个人生命中、心灵里的最好朋友。 他表示《马太受难曲》难得在台湾首次全本演出,鼓励信徒踊跃赴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