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达心牧师:只要找到一个"保罗"就已足够
余达心牧师说,做小堂会也"要有做小堂会的呼召",不一定要做大堂会,反而要清楚主耶稣给堂会的召命。他说:"或许神的召命就是要你牧养堂会里数名年青人而已。其实,你只要找到一个『保罗』就已足够了。"
胡志伟牧师:小型堂会自有优胜
教新总干事胡志伟牧师亦认为小型堂会在牧养发展有自己的出路,不一定要有人数倍增,只要找到身份和使命便已足够。他指出,小堂会常有"心理上的自我矛盾"—领导者以为堂会人数要增多时,会友却不一定想人数增多,反而更热爱现时教会的生活。他又认为小型堂会的神学生比率更高、牧养质素比大型堂会好、教导门训与深度更能高出大型堂会,而且能事奉一些大教会未能照顾的群体,在这些地方比大教会更有优势。
林国璋牧师:大教会的迷思
此外,基督教善乐堂的林国璋牧师说:"大、中、小教会其实都是一样—都是做神的工作。"他认为很多人在堂会发展观念上有一种迷思,似乎"小型教会就是罪、不发展",但教会发展就归功某人、小组模式或任何领会方式。但他说,"我(保罗)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因此堂会小的话不用自卑,因为都是神的工作。
小型堂会"不够资格入会"﹖
然而林牧师又提出了,现时香港教会的联会的入会资格要求太高,似乎大部份堂会都未有入会资格。"肢体虽多,身子只有一个。",他希望能改变这情况。胡志伟牧师则回应,建议小型教会自组网络或联盟,仿如工商界的"中小企",成为中介,帮助中小型堂会,并调解纷争。
相关新闻: 中小堂会:人数虽少,信徒蒙召比率更高 (2006.02.17) 小堂不小-中小型堂会的牧养与出路 (2006.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