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基督教資源機構「聖經獲取倡議」(Bible Access Initiative)本月初發布報告,列出了全球最難獲取《聖經》的國家列表。根據報告,索馬里在法律或宗教極端行的阻撓下,成為全球最難獲取《聖經》的國家。
報告指出:「在索馬里,獲取《聖經》不光是受限,而是被禁止。根據嚴格的伊斯蘭教法(Sharia Law),印刷、進口、存儲或分發《聖經》都是非法的。」
報告指出,當地基督徒若持有基督教資料,可能面臨生命威脅,全國範圍內《聖經》的獲取被視為不安全且極度受限。此外,由於索馬里超過7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並且普遍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比起購買《聖經》,基本生活需求更迫切。即便有可能購買,也難以負擔。
除索馬里外,《聖經》獲取最受限的前十名國家還包括:阿富汗、也門、朝鮮、毛裡塔尼亞、厄立特裡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伊朗和土庫曼斯坦。
「現代飢荒依然存在——並非由於冷漠,而是由於阻礙人們獲取《聖經》的各種障礙。」參與創建上述名單的Wybo Nicolai說,「這些障礙形式各異,但結果相同——數百萬的人無法接觸上帝的話語。許多人從未看到過自己語言的《聖經》、自己喜歡的版本或可負擔價格範圍內的《聖經》,也沒有安全獲取的途徑。」
「聖經獲取倡議」是由全球範圍內的《聖經》機構及宣教夥伴組成的合作項目。發布此名單是為了強調「全球約有1億基督徒無法獲得《聖經》的嚴峻現實」。
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面臨《聖經》短缺
該機構首次評估了88個國家,並計劃每年發布一次報告,重點顯示哪些國家獲取《聖經》的限制最嚴格,以及哪些國家聖經短缺現象最為嚴重。
在發布的《聖經》短缺國家榜單(Bible Shortage List)中,剛果民主共和國位列第一,其他前五名國家依次為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印度和中國。
《聖經》短缺國家榜單關注的是基督徒希望擁有《聖經》但無法獲取的國家。
「聖經獲取倡議」通過定量數據分析、調查研究以及專家和當地信息的質性驗證,整理了《聖經》獲取名單的數據。主要研究包括全球調查、專家訪談和實地觀察,數據來源涵蓋世界基督教數據庫、敞門世界觀察名單、世界銀行指標及《聖經》翻譯資源庫。
數據分析考慮了宗教迫害、政治壓迫、社會經濟挑戰、教會環境動態以及因衝突導致的流離失所等對獲取《聖經》的障礙。
除了「《聖經》受限名單」(Bible Access List)和「《聖經》短缺名單」(Bible Shortage List),發布的報告還包含了詳細的國家概況,為《聖經》獲取受限和短缺提供背景說明。
負責《聖經》獲取名單研究與系統開發的Jaap van Bezooijen表示:「全球《聖經》獲取問題沒有統一解決方案。我們的目標是通過《聖經》獲取名單提供清晰可靠的全球圖景,使教會能夠制定戰略性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