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创豪:基督教殉道精神导致暴力倾向?

余创豪:基督教殉道精神导致暴力倾向?
许多无神论的作者经常引用《旧约圣经》记录的战争和上帝严厉的惩罚,以支持基督教有暴力传统的说法。
余创豪 Chong Ho Yu (Alex)

许多无神论的作者经常引用《旧约圣经》记录的战争和上帝严厉的惩罚,以支持基督教有暴力传统的说法。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认同这个观点,但他声称新约教会也助长了我们的暴力倾向。这听起来不是很奇怪吗?耶稣不是说过"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吗?耶稣不是鼓吹"爱你的仇敌吗"?这些和平的教义又怎么会引发暴力呢?

在他的新书《我们本性中更好的天使》(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里面,平克指出,今天我们生活在历史上最和平的时代,在昔日社会,战争、奴役、溺婴、虐待儿童、暗杀、灭族屠杀等被认为是正常的,但今天这些暴力已经大幅度地减少,平克认为这进步可以归功于启蒙思想和其他文明因素。

在过去,教会以拯救我们的灵魂为理由去使用暴力,如异端裁判所。此外,十七世纪的宗教战争毁灭了欧洲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在他看来,耶稣死在十字架上救赎人类这信念,令痛苦和残酷的死亡变成高尚的献祭,这激发他的许多追随者成为殉道士,后来的天主教会也美化了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和死亡。

无独有偶,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者帕格尔斯(Elaine Pagels)亦说,早期教会的所谓"教父"都荣耀殉道,大约公元108年叙利亚的伊格内修(Ignatius)写道:"在野兽的牙齿下被咬碎,就会成为上帝的小麦。"意思是:由于殉难的缘故,烈士会成为圣体面包的一部分。哲学家游斯汀(Justin)写道,苏格拉底说哲学的目的是准备我们勇敢地迎接死亡,游斯汀看到基督徒面临酷刑时的无畏态度,于是他也选择成为殉道士。帕格尔斯说,其实在早期教会中,不是每个人都赞同殉难 ,至少《犹大福音》的作者挑战当时的主流观点。

我当然不能与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者较量,我承认自己没有这课题的专业知识,因此我的回答只是以常识为基础。对我来说,平克的论点是令人费解的,如果基督徒受到侵害之后反击,像十字军试图收复被穆斯林抢夺的土地,那么基督徒被认为是宣扬暴力。如果基督徒不还手,只是让压迫者将他们投入监狱或喂狮子,那么基督徒也被认为间接地促进暴力。有一个英文词组充分描述了这个永远都不会赢的局面:damn if you do, damn if you don't。我们也可以用一中文词组来形容这现像:"咸鱼摆地摊,横又死,竖又死。"

平克能否告诉我是否有第三种可能性呢?

今天,哈马斯和一些伊斯兰团体招募自杀炸弹客,那些"烈士"主动地期待死亡。但据我所知,早期教父不积极鼓励殉难,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早期的教会领袖这样告诉追随者:"走到罗马官员或罗马士兵面前,告诉他你是基督徒,让他逮捕并处决你,你去世后,将有七十二个黑眼睛的处女在天堂侍候你,殉道为你换来永远的福乐。"相反,许多基督徒殉道者都是被动的,例如生活在第三个世纪的阿加莎(Agatha)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上帝。当罗马帝皇帝宣布压制基督徒时,一名裁判官试图利用这个机会对阿加莎进行性勒索,阿加莎拒绝裁判官的要求后,她被监禁,拷打,最后被杀。

我们怎么能责怪手无寸铁的受害者颂扬暴力呢?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