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亚传奇》系列电影导演Andrew Adamson专访

《纳尼亚传奇》系列电影导演Andrew Adamson专访
导演Andrew Adamson与电影四主角的合影。(图:internet movie database)
迪士尼新作《纳尼亚传奇二:凯斯宾王子》将于本月16日公演,其强烈的视觉效果成为很多影评的焦点。据闻,《纳尼亚传奇三:黎明踏浪号》亦预计于2010年推出。

对于基督徒来说,《纳尼亚传奇》是一套很好的传福音工具。不但原著C. S. Lewis是一位福音派的基督徒,而其导演Andrew Adamson也是在宣教士家庭长大的。5月6日导演Andrew Adamson接受Christianity Today的专访,不但谈了他自己的信仰,还谈了电影的制作。

问:基督徒是《纳尼亚传奇》最忠实的影迷,原作者C. S. Lewis本身是一位福音派基督徒,你执导时是否有偏重基督徒观众?

Andrew:我认为我对观众的责任是要在电影中反映故事的真实,然后让观众根据自己的信仰背景理解故事。我觉得只要如实反映故事的内容,观众自然能更好地按著愿意理解。

问:在第一部系列出来之前,有文章指你是新几内亚宣教士的孩子,你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Andrew:这个很难说,因为我是公众人物,不想把家人牵扯在内,因此我没有多提。在我11岁那年,全家人确实搬到新几内亚,我父亲在一所大学工作,而父母亦参与当地教会事奉。在新几内亚的生活是我人生故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我尝试以小孩子的角度去读《纳尼亚传奇》时,我发觉故事中的Pevensies孩子正在经历我所经历的事。现在的新几内亚与我11岁时生活的新几内亚完全是两个样,当年我踩著脚踏车,享受当地自由的生活,但现在那里已经开始出现暴力和衰落。可以说,我以前所经历的世界现在已不复存在。

纳尼亚故事的4位主角在新的系列《纳尼亚传奇二:凯斯宾王子》里,尝试返回他们度过15年的故土,但一切已成为过去,故事的最后一些年长的Pevensies也选择接受现实。

这是我们从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必经阶段,当我们意识自己不能重返天真的童年岁月时,我们选择接受现状,然后走进成人的世界。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彼得和苏珊的感受,而我的经历为电影增添了即苦又甜和怀旧的架构。

问:你在新几内亚生活了多久? Andrew:直到18岁,因此我当那里是自己的家。

问:(在第一部电影中,Adamson先生提到觉得对剧中的孩子有责任感)你觉得这是因为你自己当了父亲的缘故吗?

Andrew:没错,我甚至觉得我成为了这个临时四人组家庭的一分子。我还记得狮王Aslan死的一幕,我需要Lucy(家中最小的女孩)流泪痛哭,我尝试用一切办法帮助她培养感情,我向他提起了《纳尼亚传奇二:凯斯宾王子》,她问我是否继续执导,我说:"很难说。"我故意装出难过的样子。我这样做果然让Lucy变得伤心起来。之后她来和我说:"你说你不知道是否会继续拍《纳尼亚传奇》?你是故意这样说让我哭的,是吗?"看著一副天真而又泪汪汪的面孔,我心想,傻孩子,我当然会拍啦。

问:我看得出你很期待花更多时间陪家人,是吗? Andrew:真的很想,自第一部《怪兽史力加》以来,我都没有休息过。我答应过太太要补偿之前的家庭时间。拍摄第一部《纳尼亚传奇》的时候未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时间,但在拍第二部的时候,我在时间控制上变得更严谨。我经常对自己说,戏归戏,我的孩子是我的孩子,我绝对不能错过与孩子共渡的时光。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