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招化解愛駁咀的孩子
陳太太提到5歲的兒子就非常激氣地說:「只是5歲,就一言九鼎。我講一句,佢就駁我九句。」你說應該,他就說不應該;你說要做,他就問為什麼要做?總之他就給你唱反調。
愛駁咀的孩子往往帶給父很激氣。很多時父母以權威壓制方法對付孩子。:「你不准再駁咀,則我就…..」這個方法有效與否大家心知肚明。要改變孩子駁咀的態度,並不是沒有方法。首先,我們明白4~6歲的小孩,是人生的第一個反叛期,你說一,他偏說二,相信很多家長有體會。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處理事情,這是成長過程中的嘗試。要改變孩子駁咀的態度並不困難,切記以下二大忌:
1. 切忌動怒:面對孩子駁咀時,要保持冷靜應對。情緒高漲只會令事情變得複雜和混亂。以心平氣和的方式處理子女問題,更不應對子女施行體罰,「有一次在超級市場,孩子想買波板糖,爸爸不肯買,孩子便坐在地上撒野;爸爸不理他,在超市走一圈再回來,孩子仍坐在地上。爸爸高聲叫其他人來圍觀,孩子便立刻站起來。」孩子要摸索人生,嘗試用新方法處事,若問題不大,便隨他去試;若打他,不但會破壞親子關係,反而會告訴他暴力可以解決問題。
2. 切忌威嚇:若家長以高壓權威來迫使孩子屈服,而不與孩子溝通及解釋。只會破壞大家的感情,孩子對你只會口服心不服。例如:小明放學回家,讓著食麵包,但媽媽說吃飯了才能食麵包,現在不能吃;小明就威脅媽媽,你不給我吃麵包;我就不吃飯;媽媽也威脅她,你不吃飯我就不買雪榚給你吃。其實這些反叛也是做家長造成了,我們應該檢討,自己平時有沒有威脅過自己的小孩。跟小明媽媽交流之後, 我就教小明說,:「我現在只想少少想,然後吃飯」。後來他自律地只吃少少麵包,飯也照吃完。
有些自尊心強的孩子,很難接受挫折和批評,駁咀可能成為他們逃避責任和保護自己的方法。父母管教這類型孩子,應多給予鼓勵、欣賞和支持,使他們慢慢學習接受自己的長處與缺點,讓他們不用以駁咀方法作擋箭牌。放下防衛心態來面對錯誤。嘗試用新方法來改變自己。
孩子駁咀並不是很壞的事情,孩子有些自己的想法,以致沒有按照父母的說話照單全收,但又未能掌握適當的表達方法,以致誤以為孩子全心作對。父母若明白孩子的用意,多些指導他們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方法和態度,甚至以身作則,孩子會對父母心服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