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等分享行動」,顧名思義就是以平等的身分去把自己擁有的物件、食物、時間與有需要的人士分享。Benson表示這不是義工活動、不是做善事、也不是去幫助別人,強調行動中沒有「施」與「受」的身分,參與者只是走到社區以一個沒有階級、身分平等概念的分享行動。
Benson是平等分享行動的發起人,正職是室內設計師的他自嘲為「地產霸權受益人」,生活本應是以消費和享樂主義為軌跡,但身為基督徒的他慢慢感受到信仰是能夠活出來,於是他決心改變,「平等分享行動」正是改變後的見證。
「平等分享行動」的是從政府所派的6000元現金開始,身為中產一分子的他不希望就此揮霍,所以他決定把這些錢來換取物質,然後與他眼中社會最弱勢的露宿者分享。於是,Benson在網絡上逐漸聚集了一些有同樣理念的朋友參與,向街頭露宿者、撿紙皮維生的長者等派發飯券、飲料、水果、月餅等不等,現時每月一次的行動都會有大概250人聚集。
他形容參與者是循「一盤散沙原則」服侍:「一般人都會團結,但我嘗試以逆向思維方式去行動,以一班不認識的人來自由參與。我的目的不是聚集,而是像『一盤散沙』般散開,把愛的種子散到社區不同地方。」
Benson行動中不談信仰,因此能聚集了不同會堂、宗教信仰和信仰年資的弟兄姐妹用心參與行動:「正因我不以信仰名稱,卻以信仰精神行動,所以在社區中才能感染這麼多的人,要是命名為『基督平等分享行動』,人數一定大減,甚至無人參與。」
雖然Benson在行動中不會提信仰,但是這樣更能讓人用心體會,收傳福音果效,亦不讓人覺得「硬銷」:「當中有些露宿者感受到我們是基督徒,甚至會詢問我們是來自那間教會。」
他以警句「對大人不少,對小人不大」來強調對待弱勢社群的態度應該是自我縮小,以最卑微和簡單的身分來與他們相處:「該行動的意義在於平等分享,就像友人間共享一塊巧克力般快樂,所以就算是有需要的人士得到了物資,也不會有不快之感。」

行動轉眼已兩年,經Benson手中分享出去的飯盒數以萬計,而且他們派飯方式是以「自助餐」的理念作派發形式:「我們會在派飯時把飯盒打開,讓他們有選擇權去挑選自己喜愛的飯菜、水果或飲品。我們甚至會一對一地扶著老人家,就像專用侍應生一樣。」
Benson在耶穌基督身上感受很大,發現信仰能夠活出來的:「耶穌在地上走的路都是親近貧病和老弱孤寡的人,所以我所做的事情並不偉大,只是隨著信仰的路走。」所以他希望在平等分享的行動中以生命影響生命,觸動更多人的心靈。
近日,Benson又與一班「傻戰友」在網絡上收集月餅,然後寄去北河街給明哥散開。他更以身作則把家裡多餘的月餅隨身帶著,每當看到有需要關心的人便把月餅分享給他們,他呼籲:「我們能做到的事情不少,一份祝福、一份關懷,這樣簡單的事情足以令他們感受到關懷。」
他特意在教會牧養研討會上分享行動,盼望教會打破一貫傳統慈惠事工的框框,放下重重的教會包袱,真正動員教會信徒以最單純的愛心服侍社區有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