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首书见证:恶者攻击我、耶稣医治我 編輯室 2012年3月30日星期五 上午6:46 2003年二月到四月之间,我去了三趟台湾。其中两次是为亲人主持追思礼拜,而且都是在我辗转说服之后,才勉强地被台湾的家人折衷式的接受﹕在传统仪式之外加添基督教追思仪式。我满心感谢和珍惜神赐给我向两个最亲近家属传福音的大好机会。启程之前,教会牧师和弟兄姐妹们都殷切地为我代祷,我们共同认知此行 将是一场属灵争战﹕撒但肯定不会喜欢我此行的任务,必定要阻挡、攻击,只是不知道会使用什么方式。 撒但重重出手 四月22日晚上抵达台湾时,正当SARS肆虐台北之际。当晚在弟弟家中谈得很晚,就寝时已经筋疲力尽,却辗转无法入睡。半夜突觉背的深处刺痛难当,痛点之深和痛的程度是我从来不曾经历过的;而且来势凶凶、毫无预警。当时我只认为是旅途劳累,扭伤了筋骨。后来发生的事让我确信是恶者选择在追思礼拜前夕重击 我,目的无非是想阻挡第二天我所要作的﹕向未信的家人传福音。 撒但这次的攻击非常凌厉,第二天我身上刺痛之尖锐到了无法走动的地步。台北的家人见我境况,劝我取消晚上的追思仪式。这时我才警觉到"撒但退去"的使命感,我和一起回台湾的榆珍妹婉拒了家人的好意。赞美主!追思仪式在台北浸信会生命堂进行了将近两小时,在圣灵的带领下,我和家人一起祷告唱诗赞美神。在神 的话语和分享中,个个感动落泪。奇妙的是﹕这两小时是我在离开台北以前唯一的无痛时刻。回洛杉矶以后,才知道就在追思礼拜的那两小时中,喜爱团契的弟兄姐妹们计算好时差,正在为我们迫切流泪代祷。我们的神确实是听祷告的神,靠著祂的保守我渡过追思礼拜、向家人传福音的两个小时!! 椎间盘软骨突出 我坐著轮椅被推出洛杉矶机场,身上虽带著刺痛,心中却感谢神的保守领我平安归来。回来后的几个星期,身上刺痛时刻不离,每晚更是阵痛难眠,使得我什么事都 不能作,心中慌乱而失去平安。尝试过中医的针灸和推拿,都只能短暂局部的舒缓疼痛。颈部MRI检查报告显示有三处椎间盘软骨突出,因此压迫脊椎神经并连带压迫右上半身从颈部一直到指尖的神经系统。服用医生开的全套类固醇止痛处方,却没有什么效果。医生们告诉我,椎间盘突出是很常见的病例,复原的过程需六个 月到一年不等。后来经转介到脊椎外科医生复诊后,决定先注射一系列三次的脊椎神经麻醉针(Epiduralinjection)来止痛。如果仍没有果效, 则要考虑脊椎外科手术。并安排于五月二十一日在Whittier的Spine Center作第一次的脊椎神经注射,医师表示康复时间要六个月至一年。 洛福医治特会 从四月底回洛杉矶后到五月中旬,因为身体不停抽刺的痛,我很少去公司上班。记得在五月十四日(星期三)那天,我勉强到公司处理一些业务,前后只在公司停留了45分钟。奇妙的是﹕就在那段时间里,台福神学院院长刘富理牧师打电话来,特地为我的脊椎刺痛代祷。他并邀请我参加五月十七日(星期六)在洛福教会举行 的医治特会。 以前曾多次听过别人得医治的见证,这次却是我和妻子第一次参加医治特会。身为基督徒的我相信耶稣医治的大能,却很难想像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我拖著疼痛的身体、带著护颈套进入会场开始,就被围绕著的一股敬拜火热的灵所吸引。有一个声音清晰地告诉我﹕你今天到这里来绝不是偶然的。刘牧师在信息中强调,他并不能医治,因为医治的大能来自于耶稣。他只是扮演带领的角色,带领我们到耶稣面前亲自向祂哭求;亲自向耶稣呼求祂的怜悯和医治。 经历神的医治 接下来在刘牧师的呼召中,让我亲临神奇妙的作为。只记得我脱下了护颈套和妻子一起走到台前阶梯上跪下,众多寻求医治的人已经占满了讲台和每个阶梯。牧者们 忙著在哭求的人群中为每个人按手祷告。当时我切切的向神哭求到涕泗纵横,像一个孩子向自己的父亲求一件全心想拥有的东西,不得不休一样。突然间,我经历一股暖流在颈部流动,当时我立刻告诉妻子神正在医治我。隔后我立即用手探测自己的颈椎,疼痛还在,但程度上明显减轻了许多。想起刘牧师刚才信息中提到马可福音八章中,耶稣医治伯赛大瞎子,第一次并没有完全的医治,而是阶段性的得医治;我满心感谢赞美主医治的恩典。 当晚回家后,我清楚相信神必定会完全的医治我。接下来的星期一,我凭著信心取消已安排好的一系列颈椎神经注射。神是信实的,祂在那几个星期中果然使我得到完全的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恢复的快速大大的超过医生的预期,由数个月缩短到数星期,我清楚知道谁是真正的大医生!感谢神的怜悯,祂带领我战胜了恶者的攻击,也医治了我的身上的刺痛。我要以这篇短文来见证神医治的恩典和大能。愿一切的颂赞和荣耀都归于我们的主耶稣! 干长老2010年末于后记指,他2005年完成正道神学院道学硕士学习,应邀担任神学院行政主任职分。除了神学院的事奉,神还允许他继续经营公司,并且带领他在教会传道、牧养事奉。干首书长老说:"感谢神恩典的医治,神学院、公司和教会都是我回应神恩典的地方,都是我事奉神的场所。" ***** 蒙允转自《传扬》杂志第35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