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旺角宣教月」對象以旺角住民為主,特別是貧困家庭。「網絡」印製了分享集,收集了20位宣教隊員在三週的宣教行動的感受。這裡聽聽三位隊員曹錦華姊妹、姚文鑫弟兄和蘇惠蘭姊妹在分享會上的分享。
曹錦華姊妹:從「知福」到「傳福」
住在沙田的錦華,以前只是跟朋友返教會。這次與平時擦身而過的人傳福音,她感受到這些人是「鄰舍」。並明白自己過去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現希望自己不要只是停留在「知福」中,要把自己的「福」傳出去。
她分享說,這次雖然看到很多的破碎的心靈,卻也看到很多的安慰者,這些安慰者就是在不同機構的服事多年的同工們。她說:「他們教曉我怎樣用行動去把『福音』傳開去,而不只是言語上的安慰,因為對著飢寒交迫的人說『耶穌愛你』或『神是厚賜百物的主』是毫無説服力!」
姚文鑫:神會使用我們去改變這個時代
姚弟兄分享了他看見的兩件最為深刻的事。第一個是「榕樹頭之光教會」陳姑娘帶領人信主的經歷。這位姊妹在探訪籠屋時,由於裏面很多是穿著内褲男人,所以她安排了其他弟兄和他們談道,然後她就跑入廚房,與一個中年男子談天。不到兩句,這個男子就同意信主,陳姑娘立刻帶領他做決志信主禱告。姚弟兄說,他看到陳姑娘在事奉中的熱情、盡忠和專注,雖然她已服事超過20年,但時她的熱情就像是第一日進入事奉一樣。
另一個他看到並非常深刻的是,在砵蘭街即從旺角道到登打士街一段路,就數到有40多間的色情場所,並聽到「愛蓮事工」的同工說,「這裡的妓女只有十五、六,她們都是自願從事性工作。她們做妓女的原因,多是要取得金錢去吃飲玩樂或吸食毒品。」令他震撼為何人如此的墮落。他說:「若香港不為她們禱告、不為這地方禱告,有一天他們的兒女也會成為妓女。」
姚弟兄說,「我們要承擔起神的教會,承擔起這個社會,神會使用我們去改變這個時代。」
蘇惠蘭:乃是依靠神的能力
蘇姊妹是短宣隊中年紀稍大的一個,她特別分享了她探訪一個老人的經歷。她說,這個老先生把探訪的人看為不會懷好意的「臥底」,認為只有錢可以幫助人,「在整個過程中,我非常的無助,也給他侮辱得體無完膚,我内心只有默默地祈禱來求神開路。」她在這裡領會到,不是要經驗和學識,乃是依靠神的能力。
走出教會、走入社區,道成肉身、接觸社會
「旺角區教會網絡」異象分享短片裏,介紹了「網絡」在2001年由17間教會組成。旺角區的教會因著同一個信念「匯聚力量,推動社區宣教」,聯合一起,多年來不斷推動社區宣教,「走出教會、走入社區,道成肉身、接觸社會」。其中包括每週日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舉行「生命加油站」,向各階層人士傳福音。
因著旺角的聚散特色,網絡會致力「撒種」,但部份收割和栽種的工作,需交由別區的堂會承接。「網絡」為推動長遠的旺角宣教事工,計劃建立與全港十八區教會聯繫的網絡。
會上活石堂主任歐醒華牧師頒發證書給各短宣隊員。最後,「網絡」總幹事劉志雄傳道問大家「是否願意去愛旺角」和「是否願意去學習服事此社區」,大家同聲回應說「我願意!」
相關新聞: 如何讓隊員成為24小時的Gospel Man?「旺角宣教月」長遠社宣計劃——九龍活石堂歐醒華牧師訪問(2005-07-026) 【特寫】旺角宣教隊員探訪長者 • 年輕宣教隊員分享:「每日都充滿衝擊」(2005-07-23) 旺角宣教月 短宣隊員居旺角一周 走向未得居民(2005-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