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 正面回应

负面情绪 正面回应
负面情绪 正面回应

昨天刚担任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的主讲嘉宾,同场还有其他两位专业人士,分别是曾繁光医生及杜永政先生(灾后心理辅导协会总干事),记招的主题是"有关港人对日本地震情绪调查",自从日本在3月11日发生九级地震后,"人生热线"(是一条信仰与辅导结合的辅导热线)在热线电话中接获多名市民看到灾难后不安及反思生命的回应,过去一周更利用问卷调查搜集市民对是次灾难后的反应及对将来的看法。调查访问近一千人,结果显示超过九成香港市民对于日本大地震的灾难事件感到不安,并替灾民难过及感到世事无常。另外,亦有七成多人因今次日本大地震而联想到世界末日,并对世界末日感到恐惧、无奈及难过。

当有如此巨大的灾难来到时,感到不安当然是人之常情,庆幸绝大部分人仍以正面的态度与行动来回应,例如有近成人会为灾民送上祝福、捐赠物资及款项、祷告以及更珍惜现时所拥有。但我更紧张的却是那些属于少数,却可能隐藏较大心理与生理问题的一群,例如当中有76人是每天会用超过三小时来追看有关地震的新闻、超过200人害怕失去亲人和担心灾难会临到自己、有超过七成半人更会联想到世界末日。记者招待会中,曾医生都忠告我们,若我们留意到身边的人有任何异样,若是超出自己能力可以控制的范围,紧记要寻找专业心理的支援。

当有大灾难时,不开心或感无奈心情一定会有,当然我不会逃避或封锁负面的消息而不让孩子接触,但这调查让我们留意到我们怎样辅导孩子在看到这些惨剧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和怎样透过这些来进行生命与死亡的教育。前两天在一所小学分享时,就有一位很头痛的家长表示:她读小三的女儿最近思想非常负面,看到那么多天灾后更说"妈咪,我不想做人了,横掂个世界好快玩完",那家长不知道怎么回应才好。各位家长,我们的确要保持冷静,不要以为他们说的只是戏言,我们真的要好好回应,不要随便回应便算。有些家长更会解说是次灾难是"报应"等,这些负面的回应一定要避免。我们身为大人,当然要以身作则,我们是否平日都灌输很多负面的思想给孩子呢?鼓励大家多说正面的话,例如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天灾,我们却可以控制面对天灾的反应,可以跟小孩分享当地的灾民现在水深火热中也没有放弃,分享在核电厂继续尽忠职守的勇士,鼓励他们生命只能活一次,亦不能从来。

吕宇俊 (吕sir)小档案 吕sir童年时充满埋怨,因为他的爸爸及祖父也是吸毒者,母亲在他三岁时已改嫁另组家庭,他由祖母靠著综缓金过活。他自己也曾误入歧途,中二时加入黑社会,中五时更取得会考0分的成绩。但上帝没有离弃他,安排很多天使对他的扶助,他回到教会重拾书包发奋向学,重考会考考获19分,更顺利升读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一级荣誉毕业,毕业后再到香港中大大学完成道学硕士(M. Div)课程。在2006年更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的美誉。这几年更主动推动通识教育及理财教育,协助无线电视、香港电台、《都市日报》推动通识教育,也协助保险公司推行理财教育,更是香港青年事务委员会委员。这四年分别到教会、学校、各类机构分享讲座超过三千场。

(欢迎和吕Sir联络,电邮:principal@graceyard.edu.hk)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