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2年NBA賽事中,林書豪以「哈佛小子」的形象、極度優異的表現羸得全球的目光,引發全球「林來瘋」熱潮。但短暫風光過後,林書豪在今年的球場上卻令人大跌眼鏡,一沉百踩,面對「被高估了」、「曇花一現」、「糟透了」等的數落聲音,林書豪沮喪非常,但他重新在信仰站穩,重新檢視生命中的優先次序,再次站起來向年輕人分享他人生的起伏,助他們走出成長困惑。
林書豪:神的聲音最大
名成利就的背後,林書豪曾一度在別人的評價中迷失自我,但他最後發現最重要的是聽神的聲音。他還說,聽到有關「林來瘋」的一切時感覺「最糟糕」。
他說:「事實上,個人形象與自我價值不應建構在『籃球』上,而是重新找到你是誰。因此必須要回頭聆聽『神的聲音』,自己和周圍人的聲音不再去聽,並成為神要我成為的人,再一次真正做回神的兒女,而不是世界所給予的『林來瘋』身分。」
「其實人可以選擇去聽自己渴望的聲音。但如果所聽到最大聲的不是神的聲音,最終仍會感到空虛與混亂。」
三種不好的聲音
在短短兩年間體會過名成利就的滋味,聽慣了全世界人的歡呼和掌聲,林書豪要竭力保守自己不被污染。他向在場青年人進言,提醒他們在金錢、成功和別人的肯定三方面小心處理。
他引《聖經》告誡大家小心看待金錢:「經文並沒有說『金錢』是萬惡之根,而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所以若被金錢擁有、把自我形象建構在金錢上,才是萬惡的源頭。」
身家億萬的林書豪說自己沒有任何一刻為此而更滿足,反而深深體會財富再多都無法填滿內心的空虛:「有些人儘管家財萬貫,卻沒有找到真正的喜樂,因為他們被金錢所擁有。雖然他們有足夠的金錢去過舒適的生活,但偏偏卻想要更多。所以他們沒錢時便覺得人生沒有價值,生無可戀。」
他又告誡年青人不要追求人的肯定。他說人死前有「五大遺憾」,「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就是其中之一:「誠如在上一個球季開始時,我想成為大家喜愛的『林來瘋』且不斷尋求從人而來的肯定。但當人臨終前需要誠實面對自己時,你會不會遺憾一生都在尋求別人肯定,沒有活出真正的自我呢?」
他又說:「當我們將自我身分『放在錯誤的事情』上,人生將會失去喜樂。」
我們都是神所鍾愛的兒女
他跟青年們分享信仰,說人的自我價值和身分應該從神身上找尋,只有成為神的兒女才能獲得真自由:「耶穌就是那位愛我們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救主,但我們卻常不聽神的聲音,而是聽世界上其他聲音,這是在抵擋神並竊取祂原本配得榮耀,所以我們本該受死罪,但耶穌卻為了愛我們而為我們受刑。」
「當我們謙卑求神赦免我們的罪並忠心服事祂就會得救,在天堂中有永恆的生命,這才是我們真正的身分。無論我們是怎樣的身分都不能減少神對你的愛。甚至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耶穌就已經為我們死了。」
得著真正的自由
最後,林書豪建議人們必須將自我身分建構在基督裡:「首先,建造屬靈根基並幫助別人。不要讓金錢、世界的成功、人的肯定變成我們的偶像,因為這是罪。但我們可以利用這些來祝福更多的人,把從神而來的愛分享給他人,用成功來榮耀神。只有把自我形象和身分建構在基督裡,我們才能得著真正的自由。」
林書豪最終明白就算他不完美,沒有「林來瘋」神仍始終如一地愛他。他的價值不再建立在籃球中,明白到這點後他能夠再次自由地打球,並在世界的各種聲音中得著心靈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