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美学 梁燕城 2007年10月1日星期一 上午1:00 台湾著名诗人洛夫,最近出版《漂木》一书,是几 首长诗。他说自己花了十二个月来写,不仅是灵光一闪的著作,而是精神上的史诗,其观念架构是所谓〝天涯美学〞。表达外国总有断肠人,漂流天涯有其精神反思。 洛夫十九岁到台湾,写诗最初甚受西方影响,但中年以后,对中国文化愈读愈深,发觉后面支持自己的,并非西方,却是骨子里有中国精神。 他讲晚年之所以选择移民加拿大,是因为台湾文化大变,台湾人渐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也不知自己在中国文化上的营养,反而摧毁了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比中国大陆的〝 文化大革命〞更为惨烈,所以他被迫流放到海外还有中国文化环境的地方,成为一块天涯漂木。 他《漂木》一诗的出版,一是要表达悲剧精神,因著民族文化的苦难的深沉体验,转而化为悲悯人间的心,以博爱精神对待人类。二是宇宙精神,因见台湾本土主义的极度排 他性,形成桎梏人性的框框。他如今成为海外诗人,再无狭义的一套框架,却能超越时空,不受限制,因而诗人得到圆满和自由。 洛夫表示,这超越使人接触到宗教精神及文化的深度价值,宗教在他心里,文化在他血里。 我想不到,温哥华竟还有好几位出色的诗人大隐于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