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去世將中國兩派天主教徒的距離拉近 即使若望·保祿二世未能在生前完成聖座與中國政府和解的心願,他給中國天主教會帶來的積極影響仍然無法估量 Christina Song 2005年4月10日星期日 上午12:04 據《紐約時報》4月6日發自中國石家莊的報道,羅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讓中國兩派天主教徒在哀悼中聯合起來。無論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或羅馬天主教「地下教會」的信徒,都同時分享著對過世教宗的追思。 位于河北石家莊的「北方進德」,是中國第一個非政府開辦的天主教社會服務機構。該機構負責人張神父說:「教宗的過世將天主教信徒彼此聯結在一起。他們都努力地禱告,向全世界的教會顯明了他們同屬一個天主教會。」 自從1949年後,中國天主教會就與羅馬天主教廷切斷了聯系。執掌政權的中共政府將全國天主教會改編爲「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由政府統一領導。由于對天主教會最高領導權及台灣主權問題的意見分歧,1951年,中國政府與梵蒂岡斷交,其外交關系至今仍未恢複。 然而,來自西方的天主教傳教士仍然在中國建立了以教宗爲最高領導人的「地下」天主教會。在中國地下天主教會最發達的河北省,據羅馬天主教新聞機構「亞洲新聞」報道,有至少150萬名天主教徒,其中絕大部分都屬于地下教會。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生前曾發表過至少30次公開講話,尋求與中國大陸建立友好合作的關系。他在講話中始終贊揚中國的文化與曆史,盛讚中國天主教徒在教難中的忠誠,並反復重申「任何一名好的天主教徒」同時也是國家的「好公民」。2001年,在紀念首位來到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利瑪窦抵達北京400周年的活動中,教宗更對中國半殖民地時代天主教傳教士可能犯下的錯誤表示「痛心」,要求與中國政府「共同致力于中國人民的利益及世界和平」。 在每次講話中,教宗都向北京要求給基督信徒以宗教自由,以及聖座在中國任命主教的自由。至今,中國政府沒有給出正面的答複。 然而,梵蒂岡對中國廣大天主教徒的影響力仍然與日俱增。《紐約時報》報道說,近年來,很多「愛國教會」的主教候選人透過非正式管道尋求羅馬教廷的認可,把教宗視爲精神領袖的「愛國教會」教士人數也越來越多。網絡的發達使得官方及地下天主教會的信徒能十分快捷地獲得關于教宗及羅馬天主教廷的消息。河北一名自稱爲「約瑟」神父的地下教會領袖說,最近幾年,中國官方天主教機構與地下天主教會之間的對話日益頻繁。 目前,各方面都認爲如何處理與北京的關系將成爲下一任教宗要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而這也是中國國內兩派天主教徒達成和解的根本因素。 「北方進德」的張神父說,兩派天主教會關系的正常化是中國天主教會發展的關鍵因素。「這是我們對未來的希望,」他說。 4月8日,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兩派天主教會都紛紛爲教宗舉行了追思彌撒。來自雙方的神職人員都說,即使若望·保祿二世未能在生前完成聖座與中國政府和解的心願,他給中國天主教會帶來的積極影響仍然無法估量。 河北唐山一名84歲的愛國教會主教,在談到去世的教宗時眼中充滿了淚水他說他爲自己與教宗同年出生而感到自豪,而教宗的去世使他「非常悲傷」。「我們失去了一位十分偉大的教宗,」他說,「我知道他非常愛中國,也非常愛中國的神職人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