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祷告经历神

引言: 约翰JOHN是神的礼物、神的恩赐(太四:21)。约翰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半生终于耶稣升天之后,他在此时离开耶路撒冷;他的后半生以离开耶城起直至逝世时为止。 约翰的父亲是西庇太,母亲是撒罗米,弟弟是雅各(可十五:40;十六:1;太廿:20-24;廿七:56),他是耶稣的表兄弟,因为撒罗米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亲姐妹,另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字也叫约翰(施浸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一:6/9),作者乃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主耶稣: 一、 祂是宇宙的主(约一:1/18),让我们明白祂与天父的关系。 约翰在这段引言之中,已经将基督的本源、作为、救世功夫;以及信徒所得的权利、生命等,言简意赅的说得很清楚。假如著者不再说明他写作的宗旨,我们也可由此推测出来。历来一些圣经学者,常称此引言为圣经中最高尚的一段,我们如果能够明白此处要义,好像是看见天开了,并且可以看到 神的隐密处;而且对于救恩的道理,就可以恍然的大悟了。这引言中的要旨,就是"道成了肉身",讲明祂是"宇宙的主",这"道成肉身"的经过,是用三个字来说明,就是: 1/、是:道就"是"神(约一:1),这是说"道未成人身"之前。 2/、成:道"成"了肉身(约一:14),这是说"道成人身"之时。 3/、表明:道将神"表明"出来(约一:18),这是说"道成人身"之后。 从这三个字讲明"道"的三个过程中,才能使我们从过程中明白"祂是宇宙的主","道"之一字(或者指言语),其意义乃是指上帝的理智、思想、心意的表现;因为上帝所有的智慧,知识,都隐藏在基督里(西二:3),今天藉著基督表现出来(林前一:24;弗三:11)。所以在这里乃用"耶稣"为代名词,以表明"耶稣与上帝"的关系;所以说:"祂是宇宙的主"。 二、 祂是历史的主(约一:19/51),让我们看见祂与人建立起关系。 使徒约翰是施浸约翰的门徒,当施浸约翰作见证时,相信使徒约翰也在场,后因听到施浸约翰的见证乃跟从了耶稣。福音书中极其注重施浸约翰的见证,所以常常提到他的名字。当时的人听到他所见证的,就知道施浸约翰所受唯一的使命,就是为主作见证;他所传的信息,就是『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当时的犹太人,受外族人的统治已经多时,所以很希望弥赛亚来临拯救他们的心迫切。并且已经有数百年没有先知兴起,所以施浸约翰一出世,他的见证相当令人注意。所以,施浸约翰的见证最有价值: 第一、 因为他是 神特别的差遣,为主作先导(参玛四:5;太十七:11-13;路一:15-17)。 第二、 因为他与主耶稣的关系,最容易与主相识。因他为耶稣的亲属,相信自童年时期就与耶稣认识,对于他个人与耶稣降生的事,皆属弥赛亚之朕兆,当时在家庭中,已经早有所闻。 第三、 因为他的声誉,当时的人皆承认他是先知(太廿一:26)。 第四、 他特别蒙 神赐一种证据,使他开放其属灵的眼睛,明白的认出耶稣确实是要来的弥赛亚(约一:31-34;太三:16-17)。施浸约翰本是"点著的明灯"(约五:35),使人从他的见证,对于基督有一种新的观念,让我们看见主与人建立起的关系。 第五、 主耶稣来到世界最大的目的,乃是要拯救罪人得到永久生命,创立天国于世间。祂的宣传工夫,多在造就使徒,加以特别训练,以预备承担宣教大使命;证明"祂是历史的主"。从开始直到永远,祂是我们信祂之人的救主。 三、 祂是救世的主(约二:1/25),让我们了解祂和世界及人类前途的的关系。 前面首先是讲"道就是 神",这是表明"祂是宇宙的主",使我们明白祂与天父的关系。跟著呼召六位门徒,并且教导他们去传福音、救灵魂的大使命。这里藉著门徒见证"祂是历史的主"。让我们看见祂与人建立起关系。现在要证明"祂是救世的主":今次是谈论祂要行神迹奇事的主;前面是讨论祂是谁?今次是证明祂是无所不能的主。最能令人注意的事,首次的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娶亲的筵席上用"水变酒";在此第一神迹是用水变酒,与旧约中摩西所行第一奇迹是"水变血"(参出七:20-21;)不同。按照"水变为血",乃是表明"神公义的判断",这是旧约的要旨;按照"水变为酒",乃是"神恩典的显示",这是新约的要旨;耶稣基督来世是作救人的功夫,适合使用"变水为酒"的事,将祂的救恩表明出来,这里证明"祂是救世的主"。使徒约翰在耶稣复活之后,特别提出来说:『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廿:30-31)。 ※《得生命》— 是指人永远得救所享有的生命。这生命藉著主基督可以与 神交通,也藉著祂可以住在 神里头, 神也可以住在我们里头(约十七:18-26)。『因祂的名』— 不只是奉祂的名,也是因与耶稣建立了得赎的血缘关系,一切信祂的人,都可得到永不朽坏的新生命。 四、祂是与神性有密切关系的一个重要教义,是三位一体。历代教会在神启示的圣经中得到一个奥秘,就是"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是同为一体的神;这位独一真神,从亘古到永远没有改变过。 约翰的著作有:约翰福音、约翰一书、二书、三书、启示录共有五卷书,皆出于使徒约翰之手,都是他晚年的作品,主要是为主作见证,见证他是 神,是救世主、是 神的独生子、来到世界,为要拯救相信祂是我们个人的救主,祂愿意为世人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复活、升天、现在祂仍坐在天父的右边,日日为我们代求(参希七:25;罗八:34)。 五、 约翰说: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约壹一:1/4)。 甲、 这「福音的信息」— 已经被缩为一含义豊富之短句:「生命之道」(约一:1)。这「道」字,使我们联想起太初「与神同在」和「就是神」的那一位(约一:1),祂「成了肉身」,住在众人中间(约一:14);而「生命」这字,又使我们想起有这样的金句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一:4)。这福音、并不是新的东西、或是事后构想出来的产物(它是从太初就有的),也不是希腊人荒诞不稽的神话,而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曾被人亲耳听见,亲眼看见,甚至亲手摸过的(约壹一:1;参路廿四:39;约廿:20,24/28)。这「褔音的信息」,不是一种理论,或是一个想像的故事,乃是有形有体的神子耶稣基督生活在人间的记录。 乙、 约翰跟著用括弧插入一句,解释他所以这样论耶稣基督的理由,表明他所讲的,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他所传讲的,不但不是「乖巧瞎编的虚伪言论」(彼后一:16),或是一个传闻的故事,乃是耶稣基督在世时,他和许多人所得到的特别权利,与祂有过亲密「相交」的实录。这些事情太过美妙了,大可秘而不宣,但他们却必须为这些事「作见证」。 丙、 这「福音的信息」:是传给收信的人,要他们与那些传信息给他们的人有「相交」。但是,「使你们与我们相交」(约壹一:.3)这句话,其意义不单是指「使我们彼此有一种友谊的关系」乃是「叫你们和我们与父并祂儿子有「相交」。「相交」这字的原文是(koinonia),其本义是指「凡物公用,合伙经营,或共同分享」。是常用在商业上的一个字眼(参路五:10)。故此,基督徒的「相交」,其全义乃特指藉著圣灵一同分享在基督里的生命,并指示我们神的恩赐。这种「相交」,就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壹一:3)。这是藉著「祷告」与神「相交」。 丁、 使你们「与我们相交」:相交的另一解释— 其字面的意思是「拥有共同之处」,含有分享和参予的意思。基督徒能够彼此相交的原因,是在于他们拥有相同的信仰(多一:4;犹3节)、在基督里同蒙神恩(林前一:9;腓一:7)、同在圣灵的内住(约廿:22;罗八:9,11)、同得属灵的恩赐(罗十五:27,)并且还面对同样的仇敌(约壹二:15/18;彼前五:8)。信徒与那些拒绝领受纯正新约信仰教义的人,不可能存有真正的「相交」关系(约二:7/11;参加一:9注)。 六、 约翰是耶稣"爱"的那门徒,他所写的"福音"也是"爱的福音",全部圣经的钥匙,就是"神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在约翰壹书四章里说:"神就是爱"(四:7/21)并且提醒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爱"不仅是圣灵所结果子的一个方面(加五:22-23)和新生命的一个明证(约壹二:29;三:9-10;五:1),而且还是信徒有责任不断培育和造就的一种美德。因此,约翰劝勉信徒要爱别人,关心他们的需要并且寻求他们的益处;在此约翰并非在谈论友爱,而是在谈论一种甘愿帮助他人的决心和性情(约壹三:16-18;比较路六:31)。约翰迫切敦促信徒要彰显爱心的原因有三方面: 1/、"爱"本是神的性情(约壹四:7-9),祂藉著舍弃自已的独生爱子,彰显了祂对世人的爱。信徒既然是从神生的,就同样兼具祂的性情(约壹四: 7)。 2/.因为神首先爱世人,并且让信徒豊豊富富地"经历"到祂的爱,赦罪和帮助,所以信徒也应当竭力帮助他人,即使个人需要付上极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3/.信徒如果彼此相爱,神就不断地住在他们里面,这爱在他们里面也就得以完全(约壹四:12)。 ※ 我们若彼此相爱, 神就"住在"我们里面,至十六节连续使用"住在"这个词语有七次之多;如果我们常常能"经历"到神"住在"我们里面的话,自然就会感觉到喜乐和平安,这是何等大的褔气呢?愿神能常常与我们同在。阿们! 七、最后要讲的是使徒约翰特别记载:"主耶稣为自已和新约子民祷告"(约十七:1-26)。 一、 耶稣临别为自已"祷告"(约十七:1-5)— 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 "。 "就举目望天"— 耶稣为其门徒最后的"祷告"、显示了我们的主、对那时和现在跟随祂的人、所存的最深切的期望。这也是一个圣灵启示的榜样,是所有牧师为其会众"祷告"的榜样,是基督徒父母为其子女"祷告"的榜样。当我们为自已关心的人"祷告"时,我们应当最关注的事是: 1/、他们能在内心深处"认识耶稣基督"和他的"道",这就是"永生"(约十七:2-3,17,19)。"永生"— 不仅是永远存在;当我们藉著基督与 神的生命有份时,就承受了"永生"这种特别的生命;这使我们对 神的认识日益增加,并且与圣父、圣子和圣灵有真切的关系。 2/、祈求神使他们脱离世界,不至堕落,脱离撒但和错误教导(约十七:6,11,14-17)。 3/、他们能常常满有基督的喜乐(约十七:13)。 4/、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十七:17)。他们能在思想、行为和性情上圣洁。 5/、他们能如耶稣与天父合一那样(本章11,21-22),彼此同心,相交相亲。"合一"— 耶稣所祷告的"合一",不是指组织上的"合一",而是指在灵里的"合一"。 6/、他们能带领别人归主(本章21,23)。 7/、他们能持守信心,最后与基督同在天上(本章24节)。 8/、他们能不断生活在神的爱中,享受神的同在(本章26节)。 耶稣临别为门徒"祷告"(约十七:6/19)—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成圣"— 指使之分别出来成为圣洁。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前一天晚上,祂为门徒"祷告",希望他们成为"圣洁"的子民,从世界和罪恶中分别出来,单单敬拜、服事神。他们必须被分别出来,才能亲近神!为神而活,并且像 神!他们必须信奉"真理的圣灵",所启示的"真理"才能"成圣"(比较约十四:17;十六:13)。"真理"就是"神的道"(参约一:1),也指书面启示出来的"神的道"。 耶稣临别为一切信的人"祷告"(约十七:20/26)— 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耶稣所"祷告"的"合一",并不是指组织上的"合一",而是属灵的"合一",它必须有坚实的基础;信徒们必须活在基督里(本章23);他们应当认识并且经历天父的慈爱,并且与基督有亲密的关系(本章26);他们应当与世界分别为圣(本章14-16节),并靠著真理成圣(本章17,19);他们要接受并相信"真理的道"(本章6,8,17),顺服"真道"(本章6节),渴望拯救失丧的人(本章21,23)。若缺少这些方面中的任何一点,我们就不能进入耶稣所祈求的真正合一。祂要的是属灵合一,是指那些完全奉献给基督、真道和圣洁的人在心灵、目标、思想和意志上的合一(参弗四:3/6)。 本章圣经:是主耶稣向天父作的祷告,反映出神子内心的深处,充满了单独与 神对话的亲切感。这也是主耶稣代求性的祷告文,故有『大祭司祷文』之称。这种『祷告』,实在可以作为我们『祷告』典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三 课 祷 告 经 历 神 习 题 一、 使徒约翰的父母叫甚么名字?他在新约中有几卷书是他写的? 二、 在"福音的信息"中,提到"相交"一词,原文是甚么意思? 三、 约翰所写的福音书,叫甚么福音?他被称为甚么门徒? 四、 使徒约翰从那几方面介绍主耶稣呢?希简单分别列出来。 五、 约翰如何解释"道"的意思,这"道"与神的关系如何? 六、 耶稣要用真理使他们"成圣",这"成圣"是甚么意思呢? 七、 耶稣在祷告中要他们"合一",是指在那方面呢?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