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會學校服務隊參與推動「新家長」文化 挽救親子關係失衡

倡現代家長的形象和角色——樂觀、學習、自信

宣教會學校服務隊參與推動「新家長」文化 挽救親子關係失衡
昨日(9月29日)來自教院的50名學生參加了於該校大埔校園舉行的「學習Easy Go」誓師儀式。前左二起: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董事葉建源先生、主席狄志遠先生,以及教院文理學院院長莫家豪教授。(圖:教院)
不少港人父母雖重視親子教育,但因工作繁忙、工時長及經濟壓力等,仍然缺乏與子女的溝通;有「直升機」父母因過分重視子女教育而影響到親子關係。同時不少家長面對時下網癮、濫葯等青少年問題更感彷徨無助。

香港宣教會學校服務隊、香港教育學院(教院)以及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認爲家長亦需要教育,三個團體聯合推動一個「新家長運動」,倡導建立「新家長」的文化,培育「快樂型」、「學習型」及「有能力」的新一代家長。

該計劃透過不同活動,包括家長教育活動、學術研討和研究項目等,協助家長重新認識自身角色,提升教導子女知識、技巧和態度,加強親子關係、並協助有需要及弱勢家庭加強子女關係,及培育子女健康成長。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主席狄志遠表示,時代變遷,過去傳統管教子女的觀念和規範失效,加上現時大多是核心家庭, 家中子女不多,家長特別重視子女的成長。在規範失效、缺乏指引的情況下,部份家長在敎導子女方面會有過份嚴謹或放縱,形成親子關係失衡。

「『新家長運動』計劃倡導現代家長的形象及角色,重建家庭的關係及功能,建立「新家長」的文化-『樂觀』:快樂型家長、『學習』: 學習型家長、『自信』: 有能力家長。」他說。

計劃中教院與香港家庭教育學院將合作推出「CEO 家長證書課程」,培訓「積極型」家長,讓他們成為社區人本資源;與此同時,開辦適合社工、老師及家長領袖修讀的「家長教育導師證書課程」,培養家長導師,協助推行家長教育活動,並維繫及支援一些較被動的家長,建立家長網絡。

另外,香港宣教會學校服務隊將與教院舉辦「學習Easy Go」計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家庭提供支援及上門補習等服務,以幫助該類兒童成長,並提升家長對特殊障礙學習的認知。該計劃將於11月在大埔和沙田區試行,目前已有6至8所中學校約40個家庭參與。

昨日(9月29日)來自教院的50名學生參加了於該校大埔校園舉行的「學習Easy Go」誓師儀式,他們將接受一連串培訓,投入到爲期半年的「學習Easy Go」上門補習服務中。

教院文理學院院長莫家豪教授表示,家長教育是整體教育及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一環,盼望「新家長」運動結合三個團體的力量推動家長教育的持續發展,能惠及廣泛的家庭,引發社會討論和關注,並讓政府進一步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制定政策及投放更多資源,推動家長教育文化及提升家長教育質素。

現時教院正籌備進行多項課題研究和調查,進一步了解家長對家庭教育問題的理解及態度,從而為家庭常見難題提出改善建議。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