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医在近日一个记招上,批评政府冀用派钱处理贫穷问题的思维"过于简单":"用了数用千亿的钱,但为何坚尼系数仍然不断上升﹖政府要回答这问题。"
他表示香港并不是"缺钱",而是结构性贫穷。他在今早的电台节目指出中年基层在学历低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工作,要脱贫的机会甚低,改变现状要靠年青一代。
但时下青年人无论在学历或工作表现均逊于上一代人。蔡医表示他们曾研究外国的青年情况,发现生命的导师有助年青人实现自己。有见及此,他推动"儿童发展配对基金"于08年由政府拨款3亿港元,与非牟利机构合作进行。计划目标10至16岁的青年,在"目标储蓄"、"生涯规划"及"成长向导"三方面帮助青年人重整其人生。目前已有5000个青年及家庭受惠。
蔡医指出计划是"实证为本"处理跨代脱贫问题。已参与师友计划的5000个家庭中,约1000个青年人已在学业动力、扩阔社交网络、寻找出路等各方面都有显著进步。
他又指当中"储蓄计划"鼓励家长为孩子每月储蓄200元,帮助孩子养成储蓄习惯。此外政府会配对200元,计划完成后加上奖金后,每个青年将有一笔可观储蓄用以实现理想。而家长亦由于投入其中而有归属感,不会产生"你帮我教好个仔"的远离感。
他促新政府政府扩大儿童发展基金计划。现时计划已服侍了5000个青年,他希望未来三至五年能进一步惠及5万青年人,期望政府再拨款15亿元以培训师友支援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