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工潮 圣公会发声行动撑工人

码头工潮 圣公会发声行动撑工人
码头工潮持续三周。(图:星岛日报)
香港国际货柜码头(HIT)爆发的工潮续三周,劳资双方刚展开第三轮谈判,在工人薪金待遇的问题上仍僵持不下,令罢工行动不断升级。圣公会北角圣彼得堂郑守定牧师以文开腔,批评政府及资方的不义。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过去两周被指"潜水",无力处理事件。郑牧师批评政府对事件视而不见,反应迟缓,使"急市民所急"、"民生无小事"成空话。

他又抨击资方为减低营运成本及对工人的福利,妄顾工人人身安全,将人视为生产工具,不单突显了贫富悬殊、社会不公不义的问题,更与基督教信仰所关心的人性议题挂钩:"在整个营运与管理及作业的过程中,对人毫无尊重,形成一种只看商业利益,不但没有社会公义与良心,对工人基本权利漠视,只视为其赚钱至富的工具。香港沦为如此贱视人性的社会,何等可悲!"

自97年以来,货柜码头工人的薪金一直未有合理加幅,且工时常达24小时甚至更高,更没有吃饭及休息时间。近二百工人事件引起社会对工人福祉及社会公义问题的关注,引起民愤。

基督教的大节复活节刚过去,郑牧师以基督耶稣的死及复活解析码头工人的处境。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正是整个社会各阶层的人物自私自利或权力斗争的结果,剥削及践踏了无罪的耶稣尊贵的人性。但耶稣后来的复活得胜了黑暗的权势,为人带来了希望,肯定了人性的价值。

码头工潮亦是耶稣复活二千年后一起人们唯利是图,麻木不仁的事件,耶稣既已得胜,基督徒亦要"坚决向那不公义、无良知、麻木不仁、践踏人性的社会及商业制度说不,更积极地向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传递基督复活希望的亮光"。

圣公会今晚在旺角诸圣座堂举行"守望码头工人祈祷会",为事件守望。

码头工潮爆发以来,除了一直关心社会公义问题的基督信仰机构声援外,亦有中文大学、浸会大学、树仁大学、科技大学、岭南大学、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等大专院校学生信徒关注,举办聚会探讨事件,并探访参与罢工的工人表达支持,约80人出席。

事件虽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亦有不少信徒个别表达关心,本地大型宗派教会或有名望的牧者则少有公开发声,带头向社会表达关注。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