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露宿者一分子 林國璋牧師示範「與貧窮同行」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越來越嚴重。作為社會上鹽和光的教會,有著不能推諉的責任感。 面對著社會上最赤祼祼的貧窮人——露宿者,基督者樂善堂主任林國璋牧師定時定候不論天寒暑熱,都決意捨棄溫暖的被窩,走到深水埗玉器巿場,拿著被鋪與他們一同睡在街上,與他們平起平坐。 沒有教會「開會」「撥款」,不是通過善慈基金派米派糧,棄絕申請表格及審查制度,林國璋牧師給予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拖捨」,而是一份關愛他們的友情。他與露宿朋友稱兄道弟,與他們一同吃飯盒,偶爾會與他們上茶樓吃晚飯,生日時與他們一同慶生。 去年二月,食環者在深水埗通州街清洗街道時,將大批露宿朋友僅有的丁點家當掃走後,林牧師與社區組織協會等機構更幫助他們要求平反。自此他便開始了「瞓街」的行動,受到不少傳媒追訪,稱他為「瞓街牧師」、「落區拯救露宿者」等。 與貧窮人共存 他近日發文《貧者愈能、富者愈顧——靈性在與貧窮人同行》,談及自己「與貧窮人同行」的信仰體會。 林牧師指出貧窮從來不是開會可以解決的問題,他認為貧窮「既然不能將之消滅,就得與之共存」。《聖經》中記載了阿摩司先知的信念就是「哪裡有公義與憫的地方,那裡就有上帝的真傳和宗教」,而信仰亦教導人看顧寄居者及孤兒寡婦。 他又認為要照顧貧窮群體不是金錢的問題,而是心血與心力的問題。他指出在政府清洗深水埗通州街,驅走露宿者後,他發動教會組織「守護兄弟行動」,信徒一同到街頭探望露宿者。林牧師更聯同教會會友,社區組織協會並立法會議員黃毓民與跟露宿朋友向政府交涉,要求對他們作出賠償,並譴責政府的不義。事件更上到法庭,當中林牧師及關心的人士為伸張公義而付上不少時間、精神與心力。而「守護兄弟行動」亦一直持續出動探訪露宿朋友,視他們為鄰舍與弟兄。 他表示,貧窮人的生命動力絕不遜色於富人,要富人與人分享的話總會顧左右而言他。而林牧師與露宿者同行的經驗中,卻常出現貧窮人互相主動分享的情景。有露宿朋友搶著為林牧師付買紙巾的錢。在傳媒記者訪問林牧師期間,就有露宿者在不足的情況下向記者遞上生日疍糕。 對教會的啟發 環顧香港社會,到處都是寄居的貧窮群體——無蓋頂的露宿者、推著滿載紙皮的手推車的婆婆、無依靠的獨居老人、單親家庭、被歧視的南亞裔社群、擠住狹小皮間房的貧窮家庭……林牧師或許會令充滿了中產人士的教會得到靈感——如何動員教會已有的人力及資源,去為社會貧窮問題付上更多,令教會真正與貧窮者同行。 他一針見血地發出挑戰:「環顧身邊,有這樣的群體嗎﹖若沒有,只是你的心靈蔽塞了,眼睛也瞎了。」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