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辅导

旧约出埃及记十八章19节:"……我为你出个主意(counsel)。愿神与你同在。"以及新约的启示录三章18节记载:"我劝(counsel)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在圣经中counsel这一字曾经在不同的经文共出现五十六次之多。最早是德国神学家施得尔(C.T.Seidel)十八世纪中叶首先用"教牧神学"一词,大约经过了一百七十多年,美国的布伊申(Anton T. Boisen)所著的"内心世界的探讨"一书中曾叙述他深恋一女士而未获其芳心,以至在一九二零年与一九二一年之间曾两次进精神病院治疗。第一次住了三个星期。第二次住了十个星期。一九二五年他成为州立医院的第一个院牧。自此以后,"心理协谈"就逐渐成为有系统并有临床经验的一门学问了。 一九七七年,美国长老会总会以及神学院与研究院开始发展"心理协谈"的博士学位。今日华人教会似乎很少人注意这一方面的发展,而享用"心理协谈"这一把新的钥匙。 "救恩"或"拯救"一词根据罗宾逊(H. Wheele Robinson)的研究,把名词(Soteria)及动词(SOZO)在新约中共出现一五一次。其中有十六次与疾病或被鬼附着中释放出来有关。罗氏认为"拯救含有恢复健康之意。"耶利米先知说:"……你们被道的儿女啊,回来吧。我要医治你们背道的病。"(耶3:22)彼得训勉信徒:"因基督也为我们受过苦,给我们留下榜样,叫我们跟随祂的脚踨行……。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彼前2:21、24)由这段经文中可以窥见"认罪蒙治"的道理,与今日"心理协谈"是一脉相通的。 普林斯顿神学院教授立斯理博士所著的《救恩与健康》更强调了这一点。一九八四年,"协谈原理"有了新的发展。卓查理(Charies Ceskin)在所著的"生动的人生文献"主张以释经方法应用在协谈原理上。世俗的协谈原理,只能用来协助教牧人员,使其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一是金当诺(Donald Capps)在他所著的"教牧关怀与释经学"一书内主张用释经的方法处理教牧关怀。他们对"协谈原理"可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卓氏认为:"教牧心理辅导不但是在神学世界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窗户,并且是基督徒见证的一个最佳神学方式。" 在马纳哥(Frank B. Minirth)所著的一书中,他根据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14节:"我们又劝弟兄们要警戒不守规矩的人,勉励灰心的人,扶助软弱的人,也要向众人忍耐。"中的五个动词,来对"辅导原理"进行深入反思。 1,该经文中的"劝"字是劝告或恳求的意思,不是高高在上的对人说,乃是要谦卑并合乎中道。2,第二个动词是"警戒",它含有安慰和规劝之意。3,"勉励"是鼓励或劝告的意思。4,"扶助"在经文中有发生兴趣或坚持的含义。5,"忍耐"有容忍、宽容之意。 该书主要的意思就是要信徒的灵命有全面的健全发展。他们认为牧师大多注重宣教方面的事工,而忽略了对信徒在情绪、心理、物质及环境这些方面的辅导与训练。甚至有的人因为现实与理想不平衡而精神崩溃。我在台湾时,认识有一位青年大学毕业时是第一名,可是来到美国留学之后的一、两年却被迫返台,再见他时发现他坐在轮椅上,原来过重的压力使他精神不堪负担而终于崩溃了。 今日你在纽约街头,可以看见好些自言自语的人。在心理学上,这些叫self-talking。有的人面部精神紧张,无非是有stress的缘故。还有饮食不节制所造成的大胖子……。这些人都需要"心理辅导"来解开他们心理上的"死结"。基督教的心理辅导是以圣经为基础而采用世俗心理学与神学结合在一起,来栽培成有健全人格的基督徒。若是都以宣教方式而忽略"心理辅导"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的。正因为有这一需要,今日美国的大学、大公司、大医院、大教会以及教会机构都有专人任"心理协谈"。中国古人说:"预防胜于治疗"。在这二十一世纪的华人教会应该迎头赶上,注意这方面发展,并享用"心理辅导"这一把新的钥匙来开启信徒心里的门,并服务社区,来建立"现代化"的教会。 ***** 作者:俞敬群牧师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