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香港有基督徒30至40万人,当中来自1,400间堂会,有的来自大宗派,有的来自小宗教,还有很多基督教机构及社会服务团体,加上基督徒的从业员等至少30至40万人。但从前届的特首选委选举来看,参与投票者只有17,000人,显示信徒普遍不认为选出代表是他们的责任,并对选举兴趣淡泊,他估计投票人数极其量只能有2至3万人。
他又认为另一困难是基督教界没有上而下的有效机制去执行选举:"因为每个机制出来时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意见,认受性很小,不能代表教会。 如希望动员30万信徒一起选,或有百分之二十即6万人出来选的话,机会微乎其微。"
他又提到7月中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的风波,协进会曾表示考虑改为宗派内部选举方式选出选委,但被指基督教进行内部"协商",并且被视为倒退。吴思源表示虽然表面上此做法是倒退,但实质协进会希望扩大选举的代表性:"上次选举只有一人一票,协进会希望有更多代表性,但发现票源及分布率很奇怪,因为很多位过去一路对于基督教事务不大参与、或知名度不高的人出来参选,因为个别教会大量票的支持,以致选票分布出现不寻常情况。协进会知道大部份基督徒无兴趣,就想不如让各宗派自行选举,或让某个方法衍生出来的代表,希望代表性更强,但因为这样引起更大误会。"
吴思源认为希望基督教内部"一人一票的"法其实是"不可能的任务",亦是比较"无知"及"肤浅"的想法,他认为协进会希望用其他方法可说是用心良苦。
过去协进会两次进行"教内普选"方式选举基督教界选委,但投票率相当强差人意,在1998年只有8966票,2006年则只有17293票,相比起全港近48万的名册基督徒,投票率低于4%。此外由于选举由堂会自设票站,大型教会不单有更多人力资源设立票站,来自大型教会的参选人亦被质疑更有拉票的优势,公正性受质疑。协进会明天(9月3日)将举行汇报交流会,让信徒了解今届选举的安排,并同时听取教会人士的意见。协进会总干事蒲锦昌表示协会进将从善如流,聆听及考虑不同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