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堂是真實的》上映的第一個周末,票房緊追熱門大片《美國隊長》。《天堂是真實的》與《上帝沒有死》和《上帝的兒子》一起,票房都過了5000萬。自1980年以來,獲得了超過5000萬美元票房的基督教電影有七部。另外的是《基督受難記》和《納尼亞傳奇》的三部電影。
今年的以基督教為主題的電影票房表現不俗,使得基督徒觀眾希望這些成功能導致更多的以基督教為主題的電影,來体現他們的信仰。
這一切表明基督徒渴求以信仰為基礎的電影,基督徒觀眾真的是最大的未開發的觀眾人口。因為即使作為信徒,也希望娛樂,但要充斥著色情,暴力的電影,而是要能支持我們的信念和信仰的榮耀神的電影。
今年的基督教電影與以往基督教電影最大的不同是,他們雖然廣泛地在內陸地區和全國各地教堂和其他機構推廣,但他們不僅僅只在教堂大廳上映,也在一般的院線上映。
電影公司在電影營銷活動中瞄准基督徒觀眾,他們不但推銷以信仰為主題的電影,也推銷一些信仰不是主要主題的電影。比如預定於5月9日發行的《媽媽的夜》曾在今年二月的全國宗教廣播大會上預映,它只是一部關於一個男人在妻子不在家時如何照顧孩子的電影,影片中的人物上教會及禱告,但信仰只是一個元素,而不是電影的重點,電影甚至沒有提及上帝,但電影沒有色情和暴力,并有救贖與道德的故事情節。
《天堂是真實的》、《上帝沒有死》和《上帝的兒子》雖沒有賺到像《凍結》、《美國隊長》一樣多的錢,但他們的表現相當不錯。《上帝沒有死》上映6周票房累計5300百萬美元,而它的製作成本只有200萬美元,《美國隊長》的製作費是1.7億美元。
好的劇本也是一個原因,《天堂是真實的》,是基於2010年的一本同名書改編,該書已經在全球售出超過800万本。它是作者當時的4歲兒子的瀕死體驗的記錄,他4歲兒子說,他在天上遇見耶穌。而《上帝的兒子》則是來自聖經。
作者:朱易,《國際日報》總編輯,曾任教於中國中南大學;著有《活出不平凡——現代西方十大品格典範》(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國長春藤大學校長演講集》(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教會發展大趨勢》,《重回安提阿教會》,《從爲奴之家到應许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