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會議首日會談結束,宗教團體聚焦朝鮮人權問題

六方會議首日會談結束,宗教團體聚焦朝鮮人權問題
六方會議首日會談結束。(AP)
第四輪六方會談7月26日上午9時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談旨在解除平壤核武器計劃。據報導,作為主角的美國和朝鮮均表示出比以往更積極的態度,並希望此次會談能有實質性的進展。同日,美國有超過100個人權、社會及宗教團體聯合發表聲明,提醒美國代表團在會談中重視朝鮮人權問題,並說朝鮮國內對民眾的壓迫將加劇戰爭爆發。

「國際社會需要為解決北朝鮮的人權危機、及其政府對世界秩序造成的威脅付出更多努力,」一份美南浸信會及韓美教會聯盟參與連署的聲明說。

由朝鮮、美國、中國、韓國、俄羅斯及日本六國參與的六方會談從2003年8月開始,旨在通過和平談判方式解決朝核問題。六國又分別於2004年2月及6月舉行了兩輪會談,但因美朝兩國在禁核具體方案及人權問題上的強烈分歧,會談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成果,甚至一度擱淺。目前正在舉行的第四輪會談是在會談中斷一年後六國首度重開談判,美國表示願意為朝鮮提供安全保證及經濟援助,作為交換條件,朝鮮必須取消所有的核計畫;朝鮮代表團團長金桂冠在會談開幕式上則表示他們已「準備就緒……抵達無核化這個終點站」。

而各組織團體昨日聯合發表的聲明則指責朝鮮政府踐踏人權,具體內容包括有意使民眾陷入饑荒、綁架、拆散家庭、宗教迫害、以及販賣婦女兒童。聲明又譴責俄羅斯、美國、南韓和中國的難民局讓朝鮮政府更肆無忌憚地施行暴政:「尤其是南韓政府,沒有為他們生活在暴政下的同胞說話。他們將此作為重整大規模殺傷武器承諾的交換條件,並使北朝鮮難民的盼望、待遇及生活前景日益艱難。」

此外,聲明還提到中國政府強制遣返朝鮮難民,不顧這些人返回國內後可能遭到酷刑甚至被折磨至死的現實。

參與發表聲明的百多個團體呼籲美國總統布殊不要因為朝鮮核問題而在其人權問題上妥協,他們又表示反對美國用經濟援助的方式換取朝鮮放棄核計劃。

另據世界糧食署的報告,由於糧食價格上漲、日益減少的國際援助令基本物資供應受到威脅,朝鮮國內已經非常嚴重的糧食狀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六方會談開始前,美朝兩國代表團於25日下午舉行了幾十年來的第一次雙邊會談。美國代表團團長希爾表示,這次六方會談是「關鍵的一步」,又承諾「美國代表團有心在六方結構內認真協商」。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