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野兽、和天使 可1:12,13
聆听讲道:
在中文大学校园为发展而砍树,是非当敏感的。两年多前,学生会和一些校友就发起护树行动,很多老树都系上黄色丝带。委实,保育和发展是有张力的,不容易取得平衡。虽然有人说:砍了一棵,种回四棵,树不会少。但反对砍树的校友,他们不是关心树木的数目,乃景观遭到破坏,而这些被砍去的老树,是过去学生时代流金岁月的连系,失了这些树,就失去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多植回一些或更多的树木,虽然能绿化环境,扩大浓荫,这是树的功能。(functional) 新植的树木,没有和我们一起走过青葱岁月,没有附加个人情感。(personal)但若我们发现被砍去的是原生植物,不是人手种植的,是在远古的某一个时间,不知道甚么的原因,种子被带到这里,埋在地下,渐渐长起来,成为原生植物,我们会特别爱惜,并悠然有一种神圣的感觉。如果在我们眼前的,不是一棵,乃一大遍极目无垠的蛮荒处女地,我们就会有一种既陌生但又似曾相识的惊畏(awesome)感觉,我们仿佛触摸到与远古结连的脐带,陌生的蛮荒处女地,唤醒了沉睡了的记忆,诱发我们内里的童真,渴慕(yearning)与众生的结连紧扣,有一种归到家乡(home coming)的奇异感觉。
1. 野兽—耶稣与野兽在一起
今天马可福音经课,一章12,13节也出现一幅令惊畏(awesome)的图昼—-耶稣在旷野与野兽在一起。这是陌生,又似曾相识的景像。是圣经最原始,也是圣经最终末的景像。这是堕落前的伊甸园,这是将要到来的新天新地。这是始,也是终。马可福音一章和路加四章、马太四章都提及耶稣在旷野接受魔鬼的试探,但祇有马可提及耶稣和野兽在一起, 亦只有马可没有记述耶稣被试探的内容,作者所强调是耶稣遇到甚么试探,乃展示一幅图昼—耶稣是第二个亚当。
在伊甸园,第一个亚当为动物起名,那时候人与野兽和平共处。堕落前,人以蔬菜果子糊囗(创1: 29),犯了罪后,才有动物被牺牲,取其皮革蔽体(创3: 21)。天使也在乐园,看守生命树,犹太人传统更说天使在乐园供应亚当、夏娃的需要。当然撒但亦在乐园活动,伺机试探亚当、夏娃。始祖失败了。而第二个亚当—耶稣同样和野兽、天使在一起,亦受撒但的试探,甚至在一个比乐园环境差得多的旷野里接受试探,但他得胜了,带领人重返乐园。
路加和马太说耶稣被圣灵引导到旷野,而马可则说圣灵把耶稣催到旷野(cast out into the wilderness)。马可提到圣灵随即催促(新译本),与始祖犯罪后被赶出乐园(cast out ofEden),在希腊文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是同一个字(创3:24)。耶稣与野兽在一起,正应验先知以赛亚所预言,当弥赛亚来的时候: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他们。7 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 8 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虺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毒蛇的穴上。 9 在我圣山 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赛11:6-9)"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土必作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赛65: 25)
2. 旷野—心被催促,进入人心荒凉的旷野
上周五崇基周会请来来自澳洲女士Helen Mottee,她作曲谱辞演唱,结合信仰,来宣传推动关怀弱势族群。她对我们分享一段难忘—事后想起来犹有余悸的经验。十多年前她在菲洲津巴布韦(Zimbabwe, 前北罗德西亚, 毗邻南菲以北)作一年义工,有一天离开营地,深入森林,亲眼看到河里的鳄鱼,成群水牛,远处山头结队的大象,另一山头几只狮子正向自己的方向行过来。她看得入神,接近浑然忘我时,同伴赶快拉着她的手逃命,跑回营中。那同伴的太太对自已的丈夫生气非常,整天不理啋他,怪责他这么危险愚蠢的事也做,若被野兽袭击吃掉怎么算?但对Hellen Mottee来说,处身成群野生动物间,有一种令她兴奋、不能言喻的心灵悸动,菲洲的原野太美丽了。说到这里,全场上千同学,被那些鳄鱼、水牛、大象和狮子吸引得屏息静气。
那天与野兽同在的经验,帮助Helen Mottee踏上全时间义工之路,藉歌唱发出召唤,使人关心被遗忘不幸的人,我们听听这首歌They Told Me This Is Africa (他们告诉我这就是菲洲) limousines and beggars, cries of peace behind the pointed gun, African song flowed down in a river of hope and tears…(豪华轿车与乞丐交错,在枪口背后听到和平的呼求,盼望和眼泪随河流飘远……)。美丽的菲洲,充斥着饥饿、疫症、战火。原是菲洲粮仓的津巴布韦,经过绵年内战、贪腐的统治,80%失业率,每月3,500人死于爱滋病、营养不良和贫穷。女性寿命从57 跌倒34岁,男性54到37岁。因为人的罪性,本是乐土的菲洲粮仓,变成荒凉的旷野。可怕的不是被那些鳄鱼、水牛、大象和狮子,是贪婪腐败的统治者。是人的罪,使乐土变成荒凉的旷野,正如一位美洲新大陆清教徒移民后代作家写道:
“The founders of a new colony, whatever Utopia of human virtue and happiness they might originally project, have invariably recognized it among their earliest practical necessities to allot a portion of the virgin soil as a cemetery, and another portion as the site of a prison.”建立新殖民的寻梦者,纵使他们原本对人类的德行和快乐,有乌托邦的无限憧憬,但总认识到,面对初期众多现实需要中,也得在其处女土地上,分出一幅作为墓地,另一幅作为监狱。[(美作家霍桑的绯红字母 (Nathaniel Hawthorne , 1804-64, The Scarlet Letter))
是人的罪,使乐土变成荒凉的旷野,但同时亦因为有人顺服,学习耶稣顺从圣灵的催促,进入荒凉的旷野,使旷野开出路道,沙漠开出江河,带来救赎。Helen 在周会挑战同学离开营地,come out of the camp(或说:cast out into the wilderness)关心世界,多作义工,使生命更丰盛。在她的网页,她对贫穷有非当深刻具体,发人深省的描述。贫穷是甚么?
–是行经几哩路才找到水,而这些水我要再三考虑才让我家中的动物喝。
–是患了严重的腹泻,但家里没有钱买药,把命保下来。
–是在你所爱的国家被迫离开家园,因要逃避叛军或独裁者的军队。
–是家中年轻的女儿要离乡别井到远方城市找份"好工作"养家,但一年后发现这工作让她染上爱滋。
今天是大斋期首主日,我们愿否被上述这些贫穷、不公义的事催促我们?让我们离开安舒的营地,走到有需要的邻舍面前。大斋期有三种传统的操练:禁食、祈祷和施舍。其实,禁食和施舍可以结合,直到受苦节这四十天期间,我们可否把生活水平降低一些,吃少一些,对健康又好,又能把钱省下来施予有需要的人?有一间教会在大斋期间就学要禁食和捐输。他们不是完全某一、两不吃东面,有糖尿病的不吃东西血糖会骤降,仍降低生活水平—降低一点, step down,把省回的钱,多少也好,捐给宣教机构或有需要的人,人人都可以参与。愿我们被圣灵催促,进入旷野荒凉之地,带给人救赎的盼望。
3. 天使—及时的供应者
当我们心被催促,为他人的需要,进入旷野荒凉之地时,我们并不孤单,因为天使守护我们,供应我们及时的需要。太4: 11"魔鬼离了耶稣,有天使前来伺候他。"天使也曾在旷野伺候先知以利亚。以利亚与雨神巴力450巴力先知在迦密山上争战,大败他们,但经过此役,先知心力交瘁,因拜巴力的王后耶洗别追杀,竟然产生极度抑郁,失去自信而求死,因极度疲倦睡着了。天使拍醒他:起来吃吧,他就把头旁的一瓶水和炭火烧的饼喝下吃下,再睡着时天使又拍醒他:"起来吃吧!因为你当走的路尚远。……他仗着这些饮食的力,走了四十疍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王上19: 7,
以色列人也在旷野漂流四十年,也是我们人生的写照,其实在圣经中,旷野预意世界,在其中我们也像以色列人—上主的选民,经历诸般试探、跌倒,也经历上主的保守、引导和及时的供应。当我们回首过去走过的日子,就在我们不知晓的时候,天使就在我们左右,保护我们,直到我们安抵天家。"起来吃吧!因为你当走的路尚远。"
结论:
耶稣和野兽同一处,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因着他重返乐园。始祖因犯罪如何被逐出(cast out),耶稣因救赎如何被逐出:他为我被逐出到旷野受魔鬼试探,但得胜了;他为我们被逐出城外,钉死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他被父神逐出,掩面不看:我的神,我的神,为甚么离弃我!但第一个亚当被逐,是被动的,第二个亚当耶稣被逐,是甘心乐意的,是自己心有所催促。
但愿我们看到外在世界的荒凉旷野—贫穷、战争、爱滋病扩散……而心有所催促;亦看到繁华背后人的孤单,人穷得只剩下钱,没有永生的盼望,看到人心内在世界的荒凉旷野,而心有所催促,离开营地,到他们那里,为他们开出道路,引入活水江河。阿们。
承蒙「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校牧室」允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