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杂志》67周年 主编严建基冀坚守"鸳鸯奶茶"兼容并蓄理念

《校园杂志》67周年 主编严建基冀坚守「鸳鸯奶茶」兼容并蓄理念
《校园杂志》2025年首两季封面。(图:校园杂志网)
创刊于1957年的《校园杂志》今年迈入第67年,主编严建基传道接受世界华福中心总干事董家骅牧师专访时表示,《校园》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华人基督徒思想对话平台"。这本跨越半世纪的基督教刊物,始终坚持以开明的福音派观点探讨文化、哲学、政治与社会议题。

《校园杂志》最初旨在提供大专基督徒一个作见证的园地,同时也藉著文字给学生一些真理和服事上的教导。 近十余年著重思想反省、观念辨明,培育华文文字专才。 杂志的创办本著三个初衷:第一个是"对话",第二个是"开明",第三个是"连结国际与东亚的视野"。

对话、开明、连结国际与东亚的视野

严建基传道认为第一点的"对话"非常重要。这不是指单向式资讯传递,而是希望促成信仰与社会、文化、哲学之间的双向交流。

其次,《校园杂志》建基于福音派的信仰上,严传道表示,《校园》视福音派为一个"活的传统",而非死板、僵化的教条,是在传统基础上持续更新变化。

因此可说《校园杂志》是一份"开明的福音派刊物"。他进一步解释,所说的"开明"代表的是对上帝、对世界、对他者的敞开态度。"我们不否认传统的重要性,但我们也承认,任何传统都是人在某个历史阶段的有限理解。只要我们还活著,就不可能完全跳脱这种有限性。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持续学习与调整。" 至于第三点"连结国际与东亚的视野",《校园杂志》从早期引介西方神学,到现在整合东亚的信仰经验,希望读者能看见更广阔的教会图景,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个地区或某种思维。 "奶茶混合咖啡"兼容并蓄的办刊理念

谈及个人办刊理念,来自香港的严建基以香港特色饮品"鸳鸯"(奶茶与咖啡混合的港式饮料)作比喻:"就像奶茶混合咖啡两种极端的东西可以共存。我们杂志也希望能兼容并蓄,特别在性别角色、LGBTQ等议题上,虽然同工们观点各异,但我们努力创造安全空间让不同声音对话。" 严传道坦言"真正的对话很不容易":"当议题触及个人关怀时更难。我们尽力邀请愿意具名的作者,让意见不同者能在同一平台交流。"他认为需要三个关键要素才能达至这目标:个人友谊建立的信任感、作者公开表达的勇气,以及"我们同属一位上帝"的信仰基础。

反映主流教会的思想演进

严传道认为《校园》的议题反映出教会主流群体的思想演进。他回顾十多年前一期引发热议的专题。该专题讨论基督徒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邀请各方代表的牧者和神学老师在杂志上交锋,掀起一阵风潮。

时过境迁,严传道观察到:"如今若再谈这个基础问题,对年轻读者而言可能已不是『有或没有』的选择题,而是『程度与领域』的思考题——我们该运用多少社会资源来实践。"

转型为季刊 坚持活传统的宗旨

展望2025年,《校园杂志》从双月刊改为季刊。1-3月号首季主题锁定「男女间有纯友谊吗?教会中的友谊与亲密关系」,严传道在编者案头文章「别带恋爱脑谈「男女纯友谊」了」提出:「除了回应学生群体需求,也盼望补足教会牧养中较少讨论的面向——例如独身者的处境,或年轻人在恋爱结婚空窗期的人际关系。在最新一期5-6月号的规划中,主题是〈属灵勒索——教会中的权柄陷阱〉再思教会内的权力关系,并探讨基督徒群体的身份认同。

纵使形式转变,办刊理念不变。严传道期盼《校园杂志》继续成为"鸳鸯奶茶式的杂志",让福音派成为一个"活的传统"——既能自我省察,也能回应当代挑战,让信仰在变动中保持真实与影响力。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