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啟文博士首先用八個概念去概括同志運動隱含的意識形態:「弱勢社群至上主義」、「先天論」、「同性戀和異性戀等同論」、「反性傾向歧視論」、「基本人權論」、「極端平等主義」、「相對主義」和「不會破壞一夫一妻制論」。 ﹙詳見關啟文《評價同志運動的意識形態》一文﹚
同志運動爭取平權,關博士認為要先說明怎樣才算是「平權」。他說:「『平權』是否代表異性戀者有什麽同性戀者也要有什麽呢?」關博士從《世界人權宣言》、《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這三份基本的國際文件説明:同性戀者在一些基本人權上如(言論自由)當然是應該和其他人一樣,但支持立法者所要求的「平權」——要求用法例確保同性戀和異性戀者在制度、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百分百相同的待遇,是沒有充分理據的,因為同性戀和異性戀本來就有很多不同之處,所以有一些差別對待是合理的。
SODO可以從人權公約直接衍生出來嗎?
關博士指出「性傾向」這個概念從未出現在這三份國際公約裡,只是有人將「性傾向」包含在人權公約裡的「其他身份」之内。如果這樣可推論出SODO的立法的話,那也可推出其他無限的歧視法,如樣貌歧視法、胖子歧視法、吸煙者歧視法等。
「性別」包含在「性傾向」裡?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裁定公約有關「性別作為一種保障原因」已包含「性傾向」。關博士指出,這個裁定是一個主要由西方意識形態主導的組織所作的詮釋,裏面提及的「性傾向是先天」這個論點本身已有很大的爭議性,所以不能以此作準。
關博士指出性傾向立法存在很多的漏洞,因為現行的歧視法把「對B比對A沒那麼好」就定義作歧視。如何才是「歧視」?他認為歧視的概念是複雜的,比如我對A比B好(我借一百萬給A和借五十萬給B),並不一定構成歧視。又比如擁有物業權的人不把房子租給一個人,不會令此人的現況更差,對此人沒有構成實質傷害,故此亦不能算為法律應規管的歧視。所以關博士說,SODO對公約不一定有正確理解。
SODO與其他權利的衝突
關博士又指出SODO與其他權利的衝突。譬如世界人權宣言寫明「成年男女,不受種族、國際或者宗教的任何限制,有權婚嫁和成立家庭……」「只有經男女相方的自由的和完全的同意,才能締婚。」這裡的婚姻權、教育孩童等觀念清楚指的是異性戀家庭。關博士說:「同志運動衝擊家庭制度,那維護家庭也是人權。」
關博士又講到台灣將同志教育納入學校課程綱要,其中《認識同志手冊》裏面甚至提倡SM﹙性虐待﹚。關博士認為若SODO帶來的同志教育與大部分香港家長的道德觀和宗教信念不符,也是違反人權,這在人權公約裡也有基礎。
關博士說,在民主社會裡SODO施行與否要看其對社會的影響。我們要廣泛地了解同志所爭取的「平權」是否真正的平權,否則反會造成「霸權」。例如性傾向歧視法可能會懲罰那些不認同同性性行為的人,這侵犯他們的良心自由,是逆向歧視。
要從理性、感性和靈性三個層面看
蔡元雲醫生十分欣賞關啟文博士從理性的角度論述了SODO不符合立法基礎。只是人的理性有限,因爲沒有人可以知道所有的領域的事情,比如醫學和心理學上對同性戀是先天還是後天到現在還沒有結論。SODO這個議題不只是感情和政治化的討論,我們還要從學科、社會倫理、政治等所有方面考慮,而最重要的是要從靈性上看。
人最基本的需要是愛,然而這墮落的世界,人失去神的形象
蔡元雲醫生認為同性戀有深層的靈性上的問題。聖經說神按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而神就是愛,因此不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者都需要愛。然而在這墮落的世界裡有變質的愛。他舉例在希臘文裏有一種為要利用對方而有的「愛」,他又引用關博士的話説明人將扭曲的價值觀淡化,冠以新的名稱,如將「戀童癖」講為「隔代戀」,將「人獸戀」講為「跨物種戀」。
蔡醫生說,人缺乏了生命中最基本的需求——愛,亦失去了神的形象,「同性戀婚姻也是失去神的形象的婚姻。」
What would Jesus do?從理性到靈魂的對話
蔡元雲醫生說,面對這樣的問題,耶穌會怎樣做呢?他以耶穌和撒馬利亞婦人的對話為例,耶穌先從理性上回應,然後與她有靈性的對話。因爲人的理性需要明白神的話語,我們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
蔡醫生說,雖然人人都避開撒馬利亞婦人,但耶穌卻接近她,因此我們也不應歧視同性戀者。他又引用約翰福音1:14經文:「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他說:「基督徒是走進去的」。他提到他在20年前己開始關注同性戀運動,他在一個輔導中心裡見到很多基督徒和同性戀者heart to heart地對話,很多同性戀者卸下他們的防衞之心。
神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
蔡醫生繼續說,我們都需要神的救贖。聖經裏說,不單是行為上的罪,「眼目的情欲、今生的驕傲」都是罪,因此不只是同性戀者、異性戀者都是罪人。耶穌在面對行淫時被拿的女人時對衆人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然後對那女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蔡醫生說,恩典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同性戀者要帶著愛心和恩典,而不是攻擊的態度。
他又說後現代只講Feel、不提罪的問題。他引用《Whatever became of sin?》一書的作者(Dr. Karl Menninger) 的話:現今精神病學不提人的罪,將所有價值判斷非道德化。蔡醫生又強調青少年在成長中的教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將真理告訴他們,保護下一代。
最後,蔡醫生再次強調: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有靈性,有理性,所以人需要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