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基督教日報(Christian Daily)報道 ,為紀念基督教傳入韓國140週年,韓國基督教歷史文化博物館(Korea Christian History and Culture Museum)8月12日在首爾隆重開幕。
1885年,美國長老會傳教士霍勒斯·安德伍德(Horace Underwood,1859-1916)和美國衛理公會傳教士亞篇薛羅(Henry Appenzeller,1858-1902)抵達韓國。韓國基督教界將這一年視為新教在韓國的開端,至今已140年。
韓國基督教歷史文化博物館於2011年由韓國教會全國聯合會組織成立籌備委員會,並於2020年成立基金會,開始正式運作。博物館位於恩平區,耗資約100億韓元(5640萬港元),部份經費由首爾市政府和文化體育觀光部支持。
首爾市的崇實大學、延世大學和梨花女子大學也設有基督教博物館,但韓國基督教歷史文化博物館是首爾市第一座由公帑撥款支持的基督教博物館。
珍貴文物重現基督教傳教士在韓工作
全館包含地下常設展廳、二樓特別展廳、多功能廳、閱覽室和檔案館。
常設展覽 「信仰的美好時刻」(Moments when Faith was Beautiful) 展出書籍、聖經、小冊子、照片、裝飾品和其他文物,代表了從 19 世紀末至今韓國基督教歷史的不同時期。博物館二樓設有兩個特別展覽:「從南韓到北韓」展覽,聚焦在與西方傳教士關係密切的韓國信徒;「非常平凡的週末」展覽探討聖經中的休息理念和現代生活。
博物館有不少珍貴的文明。全館最古老的展品之一是1887年出版的一本韓文新約《聖經》。它是由長駐中國的蘇格蘭傳教士羅約翰(John Ross)在韓國基督徒的幫助下翻譯的。
展覽也展現了朝鮮時代後期傳教士的生活,展品包括第一位進入韓國的美北長老會傳教士安德伍德(Horace Grant Underwood)的一台打字機、手寫筆記,以及由安德伍德、羅斯和加拿大長老會傳教士詹姆斯·蓋爾牧師(James Scarth Gale)撰寫的有關韓國的書籍。此外還有蓋爾牧師翻譯的新約《聖經》的複製品。
展覽也展出了1974年首爾葛培理佈道會的宣傳冊,該次由著名美國佈道家葛培理主領的聚會吸引了約110萬人前往汝矣島。
展品涵蓋傳教工作、民主化運動以及日常宗教文化。參觀者亦能見到韓國教會全國聯合會(NCCK)人權委員會的會議記錄等。
李永勳牧師:盼望基督徒帶著歷史意識生活
開幕儀式上不少基督教重要人士到場剪綵,韓國教會全國聯合會(NCCK)會長金鍾赫牧師主席趙成岩主教、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李永勳牧師等到場致辭。此外政界人士也紛紛致以祝賀。首爾市長吳世勳、文化體育觀光部總務室長金度亨、恩平區長金美英等官員都出席了此次慶典。
李永勳牧師在開幕致辭上說:「這座博物館是一個超越宗派、涵蓋韓國基督教整個歷史的文化空間。由於它是由納稅人的錢資助的,我們將確保它始終是一個向所有公民開放的公共空間。」
他又強調基督徒明白歷史的重要:「基督教在近代啟蒙運動時期對韓國的影響很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開始成為人們批評的對象。我認為基督徒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歷史意識,在這個時代上帝希望通過我們做什麼,然後按照這個方向去走,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當前的挑戰。」
韓國教會全國聯合會會長金鍾赫牧師在致辭中表示,全國各地的基督教博物館大多關注早期傳教活動,而韓國基督教歷史文化博物館則涵蓋了從19世紀至今的時期,讓人更一目了然地了解基督教的歷史,包括解放後對建立自由民主國家的貢獻,從中能明白上帝的福音。
館長安在成(Jae Sung Ahn)表示歡迎包括非基督徒在內的參觀者來參觀,希望能向公眾展示韓國教會的歷史、基督教內的合一以及基督教對社會及韓國社會歷史的關係。
首爾市長肯定基督教在韓國社會歷史的貢獻
首爾市長吳世勳指出,今年是韓國傳教事業140週年,他肯定了基督教對韓國醫療及社會所作的巨大貢獻。「我希望今天的開幕式能夠成為一座紀念碑,向子孫後代傳承基督教的歷史,並成為一個信仰教育的場所,繼續向韓國人分享基督教光和鹽的角色。」
作為開幕慶典的一部分,博物館將免費開放至明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