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愛建立基督教勵行會,因愛建立重慶大廈服務中心
基督教勵行會因著基督的愛,於20世紀中由施同福牧師創辦,致力為難民服務。1951年香港最後一批越南人移居海外或被遣返,本以爲香港就沒有了難民。但到了2003年中,勵行會在一些教會的分享中知道他們正幫助一些難民及尋求庇護的人士。才發現原來香港這個富庶的地方裡,竟然有一些流離失所14年、沒有家園及沒有希望的「隱性人士」居住在香港人當中。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能因爲某個或是幾個原因而逃離家園,被虐待和迫害的故事比比皆是,有些更是失去至親至愛。
有見及此,基督教勵行會決定幫助這些人,深信為他們提供援助,將會改變其生命,給他們帶來希望。於是在2004年初成立「重慶大廈服務中心」,為難民、尋求庇護人士和少數族裔人士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如免費派發早嚏B開辦興趣班、提供醫療咨詢及健康工作坊、提供剪頭髮服務等。中心每日開放,平均每日超過40位尋求庇護的人士來訪。
免費早餐和技能培訓
每天早上,本中心會派發附近麵包店送贈麵包予尋求庇護的人士。雖然這只是一頓簡單的早餐,但極受歡迎,因爲他們大部分都只睡在地下通道及公園裏,早戴鴭韞L們來説是新一天的美好開始。
少數族裔在香港居住及工作要應付許多的問題,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差異令他們難以融入社群。對於他們來説,享用本地的社會設施更是非常困難。大多數人要面對失業,而因爲語言問題,所從事的工作多局限於建築和酒樓行業。
「重慶大廈服務中心」為他們提供食物外,同時也注重教育和提升他們的技能,好讓他們學懂一些技能,終身受用。中心為他們開辦語言和電腦班,讓他們能善用時間。中心人士表示:「值得鼓舞的是,他們大部分都極之渴望學習多些技能,有些更願意將學到的知識回饋社會幫助其他的又需要的人士。」
無國界兒童樂園
「重慶大廈服務中心」更成爲「無國界兒童樂園」?是的!中心看到不少等候核實難民身份的人仕都帶他們的孩子一起留港,他們等候的過程往往超過一年。等到身份得到核實,再安排到海外收容,手續也需時甚久,孩子在這段時間便只可待在家中,沒有上學的機會。
為讓難民的孩子在留港期間不至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和機會,中心為他們舉辦了多個課程,包括語言、舞蹈、幼兒班等,由幾位義工擔任導師。這些課程亦吸引了不少本港少數族裔的孩子參加,當中包括來自剛果、布隆迪、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和伊朗等地的小朋友。在這個「國際化」的環境下,這些孩子有機會跟年紀相約的朋友一起玩耍和交流。
至今課程已舉行了四個多月。勵行會喜見這些兒童的英語大有進步,更適應了課堂環境,這對他們未來移居海外後重投校園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他們的父母也不用憂心他們失去了學習的機會。負責人表示,「這些孩子稱中心的課堂作『學校』,每次上課他們都穿上由教會捐贈的白色校服,這有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歸屬感。」
醫療健康諮詢服務
「重慶大廈服務中心」亦為他們提供醫療咨詢及健康工作坊。勵行會義工反映:「我們聽到這些少数族裔居民說,他們雖然接受了手術,但對於自己的手術卻知道得非常少。曾有一個太太對他們說,她曾經開刀,但不知道到底動了什麼手術。其實像這個太太對自己的手術了解模糊的人士不少。因爲他們不能與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溝通,很多情願回到自己的國家的時候才接受治療——不管家鄉的治療質素比香港的低得多。」
在2005年中開始,服務中心建立起醫療中心,有義務醫生給予他們健康及醫療諮詢,每個月舉辦相關題目的健康教育工作坊,比如有嬰兒醫療保健, HIV/AIDS、癌症預防、流行性感冒、濫用毒品、飲食健康和衛生。
你也可將愛播種在「重慶大廈」
服務中心有見於尋求庇護者及難民越發加增,於是不斷為這些被忽視的一群提供更廣的服務,與其他機構的合作亦與日俱增,並與這些機構建立更多正式的網絡聯繫。中心服務擴展了很多的課程和職業培訓課程,正計劃與本地學校合作開辦課後補習班。
你是否也想幫助「重慶大廈」的服務?你也可以參與在「重慶大廈」愛的行動中。為提供更多的服務,中心需要各界人士的捐款、捐贈食物、電腦和物資。中心現亦招募大量義工,協助教授兒童興趣班,如廣東話及英語、電腦、美勞及舞蹈班;還有醫療咨詢服務也需要義務醫生的加入。
有興趣人士,請致電2723 6626與「重慶大廈服務中心」聯絡。願福音的愛遍及這班被人遺棄的人——難民、尋求庇護人士和少數族裔人士裏面,給他們生命帶來的改變和盼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