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恩之光与中西文化(下) 編輯室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上午6:49 (本文根据笔者在美国第18届湾区春令营的专题讲座内容整理) 大纲: 一、 文化及中西文化的表面不同性 二、 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三、 基督信仰成全西方文化 四、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相似处 五、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相异处 六、 基督信仰成全中国文化 (接上期救恩之光与中西文化(上)) 神如何通过基督信仰成全了西方文化,今天,神也要成全中国文化。基督教不是单单西方的,她是属于全世界的,她里面不仅蕴含了西方文化,如约翰福音中的LOGOS,她里面同样蕴含著中国文化。我记得刘同苏牧师在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专题时曾经指出《圣经》开篇三句话中,就已经蕴含了东西方文化的元素:创世记「1:1起初神创造天地。2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3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里,「灵」代表东方,是一种非具体的混沌,而「话」代表西方,是LOGOS,是理性的最高境界。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方面与基督教信仰有相似、相融甚至相同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成为基督信仰进入中国文化的契机。我在这里主要讲四个方面,一是上帝观;二是原初的人性观;三是道德观;四是自修路径。 首先,中国的上帝、天道观与基督教的GOD有一定的相似性。 GOD是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有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在中国古文化中的上帝,也有类似的最高主宰的含义。如《诗》:有皇上帝;天生民,有物有则。《尚书》:肆类于上帝;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豫-像传》:殷荐之于上帝。儒家经典中讲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的天、道观念,有朦胧的宇宙真理、最高主宰的神灵的含义。 而道家的「道」,也有最高本体、世界真理、创始者的含义。庄子:「物物者非物」。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 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而佛教中的佛、涅槃、西方极乐世界,也有些类似世界终结、天国之概念。 第二,就最初的人性来说,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是一致的。上帝在伊甸园里起初所造之人是善的、好的。创世记1: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1:31:「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在没有堕落前的人,是美好的。而中国的儒家经典《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论语》:「仁者、爱人」。佛教高僧竺道生说:「人人皆可成佛」,《佛性论》认为:「众生皆有佛性」。禅宗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即是佛,佛即是我」。 第三,就人的道德观和道德准则而言,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也有众多相似性。基督教推崇慈爱、谦卑、饶恕、公义、牺牲等等道德观。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马太福音7:12:「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他儒家语录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儒家对高贵人格也是非常推崇的。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儒家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社会政治使命感,与基督教的文化使命观非常相似。很多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就是先对加尔文在《圣经》中发现的文化使命感兴趣而踏上信仰之路的。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关怀意识,与基督徒的“管家职分」非常类似。 道家:「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与耶稣基督的谦卑柔和顺服也很类似。佛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也体现了一种牺牲精神。而佛教对智慧、博爱的推崇,佛教中的「十善戒: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口四(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与基督教中的「十诫」等道德观有类似的地方。 最后,就从内到外的自修路径而言,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也有相似之处。《圣经》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罗马书:2:28、29:「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这是一条不从外在出发,而是神改变内心后,从自己内心出发,改变自己思想和行为,效法基督、追求成圣的道路。这条路线与中国文化中的修养路线基本一致。 儒家《礼记 大学》:「物格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这条从内到外的修身养性路线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们。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道家:「观照内心、人人可以成仙」。唐代佛教高僧马祖道一:「心外无佛、自心是佛,佛外无心」「明心见性、立地成佛」。慧可大师认为的:「所以,成佛与否,无须向身外求寻,只要向自己内心求寻就可以了」。都是这条路线。 从以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同性中,我们看到二者有众多可以融合的地方。二者不是善恶两分、非黑即白,所以,一个中国人成为基督徒,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我们甚至可以说:「多一个基督徒,多一个真中国人」。真如罗马书3:29:「难道神只作犹太人的神吗?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吗?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 下面我们再来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异性。没有相异性,那我们还信耶稣基督干什么?既然中国传统的儒、道、佛中好东西都有了,我们还需要基督信仰干什么呢?所以,我们最有必要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性揭示出来。我们也从四个方面展开。1.GOD与上帝、神、天、道的不同;2.原罪与恒善的不同;3.他救与自救的不同;4.天人合一与以马内利之不同。 首先,严格来说汉语「上帝」与基督教中的耶和华是不同的。汉语「上帝」,是多神中的一神,是多神中的至上神,但不是唯一神。《尚书•尧典》曰:「肆类于上帝,湮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其次,汉语「上帝」,必须与祖先崇拜联系起来,甚至位置与祖先是平等的。再次,汉语「上帝」,必须由皇帝一人来拜。最后,汉语「上帝」甚至直接就指称帝王,人变成了神。《诗经》中多处提到「有皇上帝”、 「皇皇后帝」、「皇」英明伟大之义。「皇帝」一词,犹言「英明的上帝」。 儒、道经典中的「神、天、道」概念,与基督教上帝也有大不同。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天何言哉?」都说明这个神、天,是非常模糊甚至悬而未识的「未识之神」。而宋明理学以来,更把「神」人化、把天道人道化。朱熹:天道无外。天道即人道。陆像山: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心即理,心外无物。 而道家对道的阐述也是非常模糊抽像的,跟基督教真实生动的上帝有完全之不同。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佛教根本上是无神论,否定神的存在。正如佛教大师龙树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其次,原罪与恒善的区别。这是基督信仰的根本。就是人在亚当里堕落,都有原罪、全然败坏。人的罪性是根深蒂固的、人对改变自己状况也是无能为力的,人无法自救,自己不能拯救自己。与基督教对堕落后人的看法不一样的是,中国文化相信人不仅本性善,而且会发展成至善。 《圣经》说: 世人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篇14:4 我们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以赛亚书64:6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罗马书3:23 但我们看到中国的儒家、道家、佛教思想,无不以人本性善为基础。如孟子: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之趋善,如水之就下。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便可成德、成圣。如荀子:途之人可以为禹。佛教更是认为「我即是佛,佛即是我」,「明心见性,立地成佛」。对人性理解的不一样,导致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重大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对领导、家长的监督制衡荡然无存,但在基督教文化地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衡是常识,所谓「有权必腐、极权极腐」是权力制衡制度的人性观前提。 第三的区别,就是他救与自救的区别。基督信仰相信人全然败坏,人无法自救,所以需要耶稣基督—圣子的救赎,这是他救。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达到成圣、成佛、成仙的境界,自己可以自救。 基督教中将救赎指向圣子、圣灵。哥林多前书12:3:「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罗马书3:23-26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 神的荣耀; 如今却蒙 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 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著耶稣的血,藉著人的信,要显明 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 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1647年英国清教徒《威斯特敏斯特信条》:第九章(论自由意志)第三条:「人由于堕落在有罪的状态中,已经完全丧失一切行任何关乎得救的属灵善事之意志力;所以他既是一属血气的人,与善完全相反,又死在罪中,就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自己的心,或预备改变自己的心」。 但是中国传统思想,一直认为人不需他力,自我修炼就可达到目的,自我完全有成圣成佛之潜能。如孔子:我欲仁,斯仁至也。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宋明理学也强调人通过内圣外王的修炼功夫,就可成为天人合一的圣人。而道家:观照内心、人人可以成仙。佛教:明心见性、人人可以成佛。 人本之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轴,这是与基督信仰的根本区别。但人是无法自我成圣的。苏东坡是典型的中国人,儒道释三家均得到真传,他曾经写诗: 稽首天外天,回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莲。 这是一个相信自己可以修炼成圣、成佛、成仙的人的自豪心境。但当苏东坡把这个诗给他的朋友佛印递过去后,佛印居然写了个「屁」字给他。他大为恼火,过江跟佛印去论理。但到佛印家,看到他家门口写著:「八风吹不动,一屁弹过江」。这就是相信自我成圣者的可笑。 与「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莲」相反的是,基督徒中的圣徒,都是非常谦卑、罪恶感时常交织在自己心中。保罗在《罗马书》中发出:「我真是苦啊!」的呐喊,他说:「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15:10)。 最后一点,是天人合一与以马内利的不同。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人自修与天合一,而且相信这个天与人能够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朱熹:天道无外,此心之理亦无外。陆像山: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心即理,心外无物。再如佛教:自心是佛。人通过自修后到达天和人完全趋同的地步,天成为人、人成为天。 但基督教中无限的神与有限、被造的人始终有鸿沟存在,尤其是在今生,难以完全融合。基督徒追求的是神与我们同在、追求的是圣灵充满。但这不是天人合一,而是以马内利——与神同在。神先更新人,人新生命成圣与神同在、以马内利。圣灵与我们同在,圣灵也会充满我们。正如加拉太书2:20:「如今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约翰福音15:4:「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 看到了以上如此的不同,很多人似乎感到绝望。其实,当基督信仰进入中国文化中,就是要成全中国文化。不是否定,而是成全。一旦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来到,那么所有的普遍启示就会被成全。因为普遍启示的工作就是要为真神的到来做好预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道、上帝、神等等概念,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都会被基督信仰所成全。 我认为基督教对中国文化成全性,可以从5个方面展开: 一、 基督教的GOD来成全天、道、仁、道等未识之神; 二、 对人性的原罪意识打破恒善幻像,人的罪性和败坏,的确要强调; 三、 他救更改自救。耶稣基督救赎成全自我之拯救。中国历史的发展也证明,自救的路径是不同的,唯有神的救恩,才能救赎我们。 四、 基督徒成圣的以马内利完成真正的天人合一。 五、 根本而言,实现中国文化从人本文化到神本文化的转型。 前面的四方面我已经论述了,第五方面,我可以结合羊文化简要地再进行论述。针对中国当前经济领域的狼文化和中国几千年来社会政治领域的龙文化,我提出了羊文化的概念。羊文化实际上就是耶稣基督在文化领域中的彰显,是基督教对经济、政治、文艺等社会文化诸领域的影响和渗透。而羊文化对狼文化、龙文化的改变和更新,实际上也实现了中国文化从物本文化、人本文化到神本文化的转型。 狼文化就是唯物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动物丛林法则在中国经济领域的表现,弱肉强食、你死我活。众多企业对内残酷剥削、对外不择手段、践踏市场道德。这是把人当野兽、把世界归结为物质的结果,是典型的物本主义。其根源在近代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 龙文化是社会政治领域的君主专制主义。它与人本主义大有渊源。以人为本当然被以物为本强多了,开始尊重人了。但人本主义把人尊崇到一个地步不要神,人自己成为神。这个自我是神的人就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中国为什么专制王朝好几千年,为什么“四万万人都想当皇帝”,为什么毛泽东说:“我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要神、而要人为本体、人为真神。人本主义走到尽头,就是龙文化——张牙舞爪、主宰寰宇,我就是神、神就是我。一个不要神的人本主义,不仅无法树立人权,反而会成为践踏人权的根源与祸首。 而羊文化是基督信仰在中国文化领域的彰显。羊文化强调神的主权和万能,更强调人不是神,人自身存在著罪性,人必须靠耶稣基督的救赎才能得救和与神和好。人的罪性靠自我的道德修养是根除不了的,必须靠悔改和信靠真正的上帝方能改变。所以人必须谦卑、温顺、顺服规则、敬畏上天、制约罪恶、千方百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监督制衡每个人的罪性。 可见,以基督信仰为根基的羊文化,才能真正成全中国文化。 今天的讲座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表面上的很多不同,接著看到神如何通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扎根来成全了西方文化,并使西方文化随著宗教改革运动而一跃成为引领世界现代化的先锋,世界其他文化实体不得不紧随其后。今天,神也要通过基督教在中国文化中扎根,众多中国人来归向耶稣基督,使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真正成为神本主义,使龙文化、狼文化成为羊文化。 一旦中国文化实现了羊文化的转型,一旦耶稣基督的救恩使更多更多的中国人得到救赎,一旦古老的神州真正成为属于神的国度,那么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中国文化,就会焕发强大的精神魅力,在世界大家庭中,成为引领时代的领袖、成为文化的典范!宛如神在近现代成全、祝福西方文化,使其成为世界的楷模一样,神今天也要祝福、成全中国文化,神的救恩之光就要照耀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全面地更新,认罪悔改、皈依真神,世界的东方,将要巍然屹立起真正的神州。 愿上帝祝福中国!哈利路亚!阿门! 曼德 整理于2011年6月9日 【曼德,本报专栏作家。基督徒作家、羊文化首倡者,基督教道学硕士,曾在大陆数百家教会、工商团契、企业演讲,经常于众多主内刊物发表文章。曾在大陆出版《天职》、《新职业观》,在香港出版演讲光盘《信仰与经济》,在美国出版《荣耀职场》。现为中国福音会副宣教士。(支持曼德事工可奉献至: China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1605 E Elizabeth St., Pasadena CA91104 USA;支票擡头:CMI,并注明「奉献曼德文字及文化事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