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浸短宣體驗團探訪廣東 親身感受中國教會情況

感到中國教會蓬勃發展,信仰比想象中自由

城浸短宣體驗團探訪廣東 親身感受中國教會情況
高聳雄偉的深圳基督教梅林教會,星期日多場主日崇拜共約6,400多人次出席。
城浸短宣體驗團探訪廣東 親身感受中國教會情況
上:慈恩教會禮拜堂顯得非常擁擠,每堂聚會都需要加凳,許多人只能擠在門外參與崇拜。下:青年崇拜上,充滿活力的青年詩班以敬拜歌舞讚頌神。
城浸短宣體驗團探訪廣東 親身感受中國教會情況
上:服裝整齊的婦女信徒在主日崇拜上唱頌詩歌;下:廣州其他的教會的弟兄姊妹也來慶賀慈恩教會晉升為堂,弟兄姊妹一同握手頌唱詩歌,香港的弟兄姊妹都被喜樂的氣氛感染。
11月10至12日,香港九龍城浸信會一行40多人組成的短宣體驗和交流團,前往廣州市廣東協和神學院、花都區基督教慈恩教會交流;最後並參觀了深圳梅林教會。在行程中他們不但能與當地神學生和信徒交流分享,更參與了慈恩教會從慈恩聚會點榮升為慈恩堂的晉堂慶典。緊密的旅程中,大家感觸良多。領隊的城浸差會楊欽緯醫生表示,每次帶領信徒到國内教會信徒參觀和交流,都是為了讓香港信徒親眼看看中國教會的發展,當地信徒的生活,向國内信徒學習,和服侍他們。

親眼看到中國教會蓬勃發展

大多數團友都表示親眼看到了中國教會發展迅速景象。據悉,協和神學院主任林恩靈牧師接待了團友,並向他們介紹學院的情況和發展:復辦20年的廣東協和神學院,過去一共培養了500多位傳道人;從開始每年收取20人到現在每年150多人.神學院裏的協和禮拜堂為要服侍社區需要,在今年6月起向外開放,每週日舉行崇拜,參加人數合共幾百人,在本月初剛舉行的浸禮,就共有40多人受洗。

從聚會點晉升為堂的慈恩教會是一座多功能式教堂,内設一間老人服務中心,特意是與社會服務結合的堂會。在晉堂慶典裏面,許多團友發現教會在許多方面都在發展。從人數來看,因為城浸來了40多名的團友和廣州一些教會而來的信徒,使位於三樓的禮拜堂顯得非常擁擠,每堂聚會都需要加凳,許多人只能擠在門外觀看,還有在二樓老人服務中心的大廳裏,看電視轉播的公公婆婆和小孩子也不少。

教會崇拜分開上午堂、下午堂崇拜、還有青年崇拜;詩班分上、下午堂詩班、兒童詩班、青年詩班、婦女詩班等。對於充滿活力的青年崇拜和讚美,以及天真活潑的兒童詩班的歌舞和話劇表演,最讓團友們留有深刻印象,感受到各年齡階層會友都有豐富喜樂的團契生活。其中一個團友對婦女部特別非常感興趣,她認為婦女能夠將信仰帶入家庭,影響下一代,非常重要。

週日一行人特別參觀的深圳梅林教會。團中不少人已經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來到這個教會,但是對於頭一次來到教會的團友來說,就特別的驚訝——中國的基督教教會如此的大。梅林基督教會頂端以方舟形狀的設計,使整座教堂建築顯得非常高聳雄偉。教會主日崇拜一天下來共約6,400多人次出席;當中韓國語的聚會也有幾百人出席。團友們都不禁不住感嘆:「中國的教會發展真是快!」

中國信仰比想象中自由

從團友分享中得知,他們在這次交流訪問之後體驗到,中國的宗教信仰不是那麽封閉,還是有自由的。據悉,協和神學院主任林牧師向他們介紹說,雖然中國不能公開開佈道會,但是作為合法的宗教團體,在教會外開展工作是不會受到阻止的。協和神學生也有去外傳福音。

據悉,林牧師表示,因為學院看到附近社區不斷發展,在附近工廠的越來越多外省的員工路過,他們都有還沒有信仰,所以神學生們不時會到附近的草坪與正在休憩的人談話,與他們分享信仰,遇到對信仰有興趣的人士就給他們福音單張,並邀請他們去教會聚會。林牧師並說,神學院的詩班也曾受應邀在公開並應可的大型聚會上獻唱詩歌。

林牧師並交流中講到,他自己去外國的時候,常被許多人追問中國宗教自由的問題,他的回答是:不能說沒有,但是不能代表整個中國。他並說,不能說現在中國信仰自由已經很好,許多問題還需要解決,但是已經有許多進步,政府的黨員們也願意了解信仰,比如現在共產黨的黨課裏面加入宗教課,邀請神學院教授和牧師把基督教信仰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介紹給他們,這是他們以前沒有想過的。 

城浸一個姊妹分享說,他感到中國的宗教自由是開放了,她說多年前她到番禺的時候許多人都不知道耶穌是誰,但是這次她來到廣州,看到許多人認識並基督,教會發展了許多;她並講到她與一名協和神學院學生談話的時候,得知她已經是第六代的基督徒,感到基督教在中國已經有一定的基礎。

有團友分享說,慈恩教會侍奉的年輕的女傳道人表示,她同意國家對信仰自由是越來越開放了,雖然現在不能公開佈道,作為教會的傳道人,應該做一個愛國的基督徒,所以作為國家的公民,理當遵守國家的條例。

香港弟兄姊妹不但看到中國教會的發展,更從中國信徒上學習到不少,詳情請留意明日的報道。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