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圣经.受难篇》监制李少奇和主笔张文伟

专访: 《漫画圣经.受难篇》监制李少奇和主笔张文伟
主笔张文伟和背后的监制李少奇。
专访: 《漫画圣经.受难篇》监制李少奇和主笔张文伟
李少奇表示,感到作为基督徒的张文伟很用心去画,所以邀请了他作主笔。
《漫画圣经.受难篇》福音漫画在上周初已隆重面世,监制为澳洲布里斯本基督教福音事工推广中心创办人李少奇太平绅士,主笔为香港漫画工作者张文伟。本报记者与他们作了专访,俩人细说制作过程的经历和分享对这本漫画的期望。

李: 监制李少奇太平绅士 伟: 主笔张文伟 记: 本报记者

记:为什么会有出版一本福音漫画的构思?

李:我小时候很爱看连环图,比如《水浒传》,觉得连环图很好理解。我的弟弟是在漫画界工作的。我去年回到香港时,他给我看了一本日本漫画,里面说耶稣并没有复活,在日本卖了30万册,在香港也卖了8,000本。

作为基督徒,我觉得需要作点事情。第一,要去校正错误讯息;第二,要给不爱看文字的人传福音。基督教文化文艺气息很重,简单直接的书很少。反观佛教和道教,却藉著连环图已进入了很多年轻人的心。

本漫画的对象主要是未信的人。对基督徒来说,看这本漫画就像把一个故事重新的温习一遍而已。但对还没有接触基督教的人,本漫画起码是一个故事,让他们认识耶稣这样的一个人物。将来,我们可能继续制作更多题材,由创世纪做起,带领读者一步步认识圣经。

我盼望有基督徒把它作为礼物、一个传福音的工具,送给非基督徒。

记者:您认为非基督会不会买一本讲圣经的漫画?

李:基督徒不看漫画、漫画迷不看圣经,我已预料到有可能会亏本的。但是,我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是做生意的,出版福音漫画有部分是奉献成份,我奉献出来作这个。我们决定试做两期,反应好的话,我们会做下去,所以,真的要看神要怎样带领我们。

我们印了6,000本,但发现反应挺好,现在我们考虑要加印多6,000。漫画的接受程度比我预期的好。我本预料教会不太接受的。但是,这星期接触了很多教会,他们都很接受,也让我们去他们的教会里卖。

下周六我们甚至会拜访一间学校。连学校都接受,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以前,漫画是学校的违禁品,但现在我们的漫画竟可以在学校里卖。到时,我们还会展出十几幅挂画,画功很精细的,阿伟(主笔)也会现场分享制作过程。

记者:为什么会邀请张文伟先生作为主笔?

李: 漫画界画人物的惯例是1:9,都是把人物画得非常高大威猛的。我找过很多人画,他们都画不出来斯文的样子。圣经里说主"无佳形美容",但却有神圣的样子。那我们怎样去表达呢?耶稣是中东-希伯来人,犹太人,但人所接受的通常是西方的油画上的样子。我们怎样既画出一个犹太人,但又被人所接受,既不佳美,但又神圣的面孔呢?这是很考功夫的。在众多主笔中,我觉得阿伟画得最好。我后来才知道他是基徒,可能因为他的心一样,所以能画出我们想要的。后来他的作品也证明了,他很用心去作,画得的确很好。

记:整过制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深刻的经历?有什么领受吗?

伟:我想是临印刷前改稿的事情吧。书中有一幕是马利亚膏耶稣的脚的,经文记载是在吃饭以后发生的,但我自己觉得擦脚这一幕转到在后院发生比较好,有更好的过渡,结果我自作主张,这样画了,但后来Larry(李少奇)觉得有问题,决定要改。原定计划在四月中出版的,但因为要改,出版要延迟了一个月。但刚巧,五月中逹文西密码电影上演,我们这个时候出版,反而更引起传媒的更大关注,他们都问我们:"你们是否特意安排在逹文西电影上演时,出版这漫画呢?"。其实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只是因为内容要修改延误了出版而已。 通过制作这本漫画,我看圣经多了。因为需要考究场景。圣殿是怎样?祭师长讲话的地方大约是怎样?最后晚餐的桌子是怎样的?我们的印象一般是,达文西的"最后晚餐"用的那张是西式长桌,但其实那时候的桌子是"C"型,而且吃饭的人是像日本人半坐半跪式的在旁边吃的。真的需要找资料,我们希望尽量接近事实。

李:我看圣经也多了,而且仔细了。以前,我从来不会像学者那样去深究的。我本人也学多了漫画的有关知识。

过程中感受到神的带领,如阿伟所说的,有神的恩典在里面。我想如果我们真的在复活节出版了,不会像现在的顺利,我感到神一直的带领。不仅这样,梁永善牧师在推广上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俩两年前在墨尔本认识。在漫画中的每一场,页下方都印有经节,这是梁牧师提点后加上的。

我们本来想卖两万本,但最终我们只印了6,000本,所以我们其实是没信心的,但后来发现还是要加印6,000,事实上,我没料到牧者、教会和学校这么支持。一般我预料教会的关心不大,但结果他们起码认同了,这都是恩典。

记:漫画中有哪一幕你们最深刻?

伟:犹大变蛇那一幕。原文说"魔鬼己入了他的心",我把它形象化了。我画了蛇,有很多蛇跑出来,跑出来的路又像一条大蛇。我想把心境形象化,又增强吸引力,所以我用这个手法来表逹。普遍大家的印象中,蛇象征魔鬼。我相信我用这个手法,读者很容易吸收。

李:对我来说,最深刻的是故事开端的一个小孩子的一幕。这段圣经里本是没有的。我有点执著要保持原文的内容。但是其他人提出加入插曲片段,能轻松化,比较吸引人。我也有很大的挣扎,到底要不要加,结果我也认同了。

开幕讲的是小孩子偷钱的故事,我作了很多的考虑和构思,要突出的不是"偷来的钱要如何处理"的问题,要说的是耶稣有赦罪的权柄。想要表逹一个信息:不是因为把钱投在奉献箱里,就得到赦罪和喜乐的,真正的喜乐是赦罪的喜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记:教会可怎样为这本漫画祷告?

李:可以为创作的过程祷告,为我和阿伟祷告。因为灵感很重要。漫画是一种工具。黄玉郎用它来表达打斗的文化,我们则用来表达基督的文化。我想大家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们聪明智慧,让我们透过笔,透过漫画,传逹美好的讯息。

伟:我们很希望有非信徒去看,起码通过它,知道耶稣和祂的事。我们的用词他们可能不太明白,因为不能像一般漫画的用词那么浅白。

我们希望人可以在年纪小的时候就接触到耶稣。香港人不太爱看文字,年轻一代不爱看小说,更不用说圣经了。我希望他们年轻时就能接触(基督教信仰)。坊间有很多漫画都讲观音,小时候看那些,就先有了印象在心里。我觉得人长大了会比难改变,他们想:"当然是观音!我家里一直拜祖先啊!"我有朋友,他们不是不信,只是既信基督,又信观音。我希望他们年轻的时候就知道有神,而且祂才是唯一的神,不要到年长时才接触。

制作及出版首本漫画圣经,李少奇监制投资了约10万港币。他们计划在8月份出版第2册-受难篇2。现在他们正努力赶工,如果进度理想,他们希望提早在7月份出版第2册,在本年的基督教书展参展。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