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伙伴表揚計劃」讚揚突破逆境的生命天使

「生命伙伴表揚計劃」讚揚突破逆境的生命天使
「生命伙伴表揚計劃」表揚在逆境中互助互愛的生命伙伴。(圖:生命天使教育中心)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昨天(5月18日)下午假青年會國際賓館舉辦了「生命伙伴表揚計劃2006」分享暨頒獎禮,5隊彼此互助互愛、經歷不同逆境的隊伍成為「生命伙伴」,並分享他們突破困境的生命故事。他們不少親友也來觀禮。

生命天使教育中心督導主任林兆秀表示,這個表揚計劃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這些生命經歷鼓勵處於逆境裡的人積極樂觀地面對生命裡的難關。

此5隊「生命伙伴」從25隊入圍隊伍中脫穎而出,他們的生命並不平靜順利,有的經歷牢獄、毒品、癌症、賭癮等,幸而遇上生中的天使,才有力量走出黑暗、重見光明。他們的「生命天使」有的是母親、有太太,甚至有一同由「道友」(吸毒者)變成「慕道友」的朋友,及無親無故、卻無條件付出愛與關心的教會姊妹。

五個生命伙伴故事如下:

伍詠萍、馮嘉韻-----座右銘:「不是要看見才相信,而是要相信才可見。」

一個人可以背起多重的擔子呢?母親癌病去世、染上賭癮,丈夫離開自己,面對人財兩空的詠萍選擇了挺而走險----虧空公款,最終被判入獄。在人生最黑暗的時候,竟有一位無親無故的教會姊妹願意與詠萍共同面對,她經常的探訪及安慰;雖然詠萍出獄後再重蹈覆徹,但她依然不停地付出關心,她堅信:「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她就是詠萍的最佳伙伴----馮嘉韻。

陳嘉琳、謝釆盈----座右銘:「活在當下,自強不息。」

若果強要將女兒骨癌的痛與母親內心的痛放在天秤上,結果根本量度不到!嘉琳年紀輕輕已受癌症的煎熬,無止境的治療及手術只帶給她絕望與無助,病情反覆無常。一切也看在眼裡,心痛難言的母親,只好用行動來減輕女兒的痛苦----無微的照顧,及說話的安慰伴著嘉琳走過抗癌的歲月。而嘉琳最終以康復來答謝母親所付出的一切。

韓永康、黃偉良-----座右銘:「伙伴如益友,慎擇而深交,互愛互助,同行人生路。」

究竟如何由最佳損友演變成最佳伙伴呢?永康跟偉良相識廿多載,最初的十年大家是吸毒伙伴,關係只建立於毒品上、共同出入監房;失去聯絡後卻又在永康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再遇上偉良-----幫助不只是麵包醫肚,嚴厲的斥責更為永康帶來新的身份,由道友變成「慕道友」。相信「伙伴如益友,慎擇而深交,互愛互助,同行人生路。」是永康及偉良這對伙伴的最佳的寫照。

胡海花、梁潤基-----座右銘:「知足常樂,明天會更好。」

「他給予我生命無窮的動力,無比的愛心和無盡的關懷,是他令我感到人生是美好的,充滿愛心幸福的。」這是海花對丈夫愛的宣言。海花對丈夫潤基的欣賞,不但是他願意提早退休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兒子,認定兒子必會一天比天進步;最重要是他樂天知命的性格、勇於克服困難的決心,就連自己尾龍骨發炎引致不良於行,他也堅信自己再能走路。「既來之,則安之,人定勝天,知足常樂」已成為夫婦必勝格言。

湯耀政、吳鈺玲-----座右銘:「我不是為戒賭而戒賭,已是為重建家庭而戒賭。」

剛剛在2006年3月份,一對夫婦再度結婚,為要見證他們家庭的重大轉變。耀政曾經是一名病態賭徒,被困在賭錢、借錢、認錯,還錢的圈子裡沒法跳出來,更嘗試自殺。雖然已經離了婚,但太太珏玲卻對他不離不棄,仍用無窮的耐性及愛心,與他分享、祈禱----協助耀政戒賭。「只要有她在我身邊,我便感到有力量。」成功戒賭的耀政再鼓起勇氣,與妻子珏玲再度立婚約、建立一個同心的家庭。

「生命伙伴表揚計劃2006」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主辦,亞洲保險贊助。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