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哈拉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三大城市。CBN最近的一篇報道指出,在這座以穆斯林為主的伊斯蘭文化重鎮中,一小羣基督徒正以勇敢與信心,在家庭聚會裡敬拜、祈禱並分享福音。雖然基督徒僅佔全國人口不到0.3%,但當地卻逐漸顯露出屬靈的渴慕與開放。
布哈拉擁有兩千多年歷史,是伊斯蘭世界的名城,也是中亞最古老清真寺的所在地。隱身於古老建築與熱鬧市集之間,這些家庭教會雖然低調,卻充滿生機與盼望。歷史上,布哈拉不僅透過經學院和清真寺成為伊斯蘭傳播的核心,也曾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承載著商品與思想、哲學、宗教的交流。
歐亞宣教會(Mission Eurasia)負責人拉胡巴(Sergey Rakhuba)指出,培養基督徒領袖一直不容易,但「近年來因政府改革,我們看到明顯的進展與機會。」該機構透過「無牆學校」(School Without Walls)計劃,以靈活方式裝備年輕信徒。「我們沒有教室或證書,但我們有活潑的信仰,以及一羣渴望被裝備的年輕基督徒。」
去年,歐亞宣教會在當地舉辦論壇,吸引逾500位年輕基督徒,其中九成來自中亞本地民族。
自2016年總統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上任以來,烏茲別克斯坦推動現代化改革,包括擴大宗教自由。許多教會因此獲得合法註冊,本地牧師也見證了明顯的改變:「如今,許多烏茲別克人願意聆聽耶穌的信息,他們想讀聖經,邀請我們進入家中,請我們為他們禱告。」
在布哈拉,敬拜牧師亞歷克斯帶領三間家庭教會,他見證音樂如何打開穆斯林的心。「我們坐在地板上,喝茶、唱詩,分享耶穌如何改變我們的生命。許多穆斯林隨後訴説他們曾夢見耶穌。」
一位男子告訴他:「我夢見耶穌,祂向我伸出雙手,我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祂對我説:『到我這裡來。』」
在塔什干郊外,信徒們翻山越嶺,只為在家庭教會聚會。聚會中有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俄羅斯人、韓國人等多族羣信徒。
「透過『無牆學校』,我們更強調向青年傳福音,教會正在成長,」一位牧師表示。
從塔什干繁華街道到布哈拉古老巷弄,一股安靜卻堅韌的屬靈轉變正在中亞展開。雖然仍然脆弱、常需隱藏,但對當地信徒來説,這正是沿著古老絲綢之路開啟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