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這一切事件的導火索,是一部不到11分鐘的短片《屈服》。《屈服》的劇本出自右翼議員阿延•希爾希•阿里之手,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藍本,描述了一名穆斯林婦女被迫結婚,又因外遇遭到整個社群的殘暴懲罰。這部短片於今年初在荷蘭國家電視臺播出後,引起了當地穆斯林的極度憤怒,認為這是對穆斯林的侮辱。隨後,編劇阿里和該片導演兼製片人第奧•凡高都收到了死亡威脅。
11月2日,第奧•凡高在阿姆斯特丹騎車上班的路上遭到槍擊和利器攻擊,不治身亡。一張紙條用匕首插在他胸前,上面寫著威脅的句子:討伐異教徒的伊斯蘭聖戰即將來臨。
第奧•凡高被譽為「荷蘭的邁克•摩爾」,他的重祖父是著名畫家文森特•凡高的兄弟。他的死在荷蘭全國掀起了強烈的驚恐和憤怒,進而引發了穆斯林和反穆斯林雙方的暴力事件。持反伊斯蘭立場的政治人物不少接到死亡威脅,而在一周的時間內,荷蘭發生近20起縱火焚燒清真寺及穆斯林學校的事件,連基督教堂也受到波及。
在這些恐怖事件當中,至今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但一些清真寺遭到嚴重損毀。11月8日,荷蘭南部艾恩德霍芬市的一座穆斯林學校大門被炸壞。11月9日,第奧•凡高安葬的當天,荷蘭南部城市於登的一所穆斯林小學被放火焚燒,學校牆壁上留下了「第奧•凡高安息」的字樣。
荷蘭警方還透露,鹿特丹、烏德勒支和阿姆斯福特的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成為襲擊分子的目標。他們曾經企圖在教堂放火。
連串事件發生後,荷蘭社會加強了對穆斯林群體的監管,一個反恐機構也將于近日成立。荷蘭司法部長皮埃•海因•多納說:「這個人(凡高)僅僅是表達了他的觀點。如果這就是他所得到的下場,那麼沒有人能在這個國家正常地生活了。」多納身為嚴謹的加爾文派信徒,原本與自由激進的凡高並無立場上的一致。
荷蘭當地報紙則評論道,如果穆斯林感到凡高的電影對他們造成了傷害,完全可以尋求法律途徑來解決這一矛盾,而不是訴諸恐怖行動。「穆斯林要學會,在民主社會裏,宗教也應該開放地接受批評。這不僅僅是對基督教,對伊斯蘭教也是一樣。」
與此同時,荷蘭政府明確表示正在尋找新的方法限制穆斯林極端分子的行動,包括對持有雙重國籍的穆斯林加強監視,增加警力,以及增加公共安全預算。
目前,殺害凡高的嫌疑主犯,26歲的荷蘭籍摩洛哥人布耶里正在接受審判。據來自西班牙情報機構的消息,布耶里近兩年來一直在協助一個設立在歐洲的伊斯蘭極端組織「霍夫斯塔德」,並陰謀向荷蘭議會大廈等重要機關發動襲擊。「霍夫斯塔德」的創建者是目前被瑞士警方關押的阿爾及利亞人阿克拉夫,該組織涉嫌參與了去年發生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恐怖爆炸事件。荷蘭警方最近拘捕了37名涉嫌與該組織有關的疑犯。
現時荷蘭共有1600萬人口,其中穆斯林有90萬。穆斯林人口當中又有30萬人是摩洛哥後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