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祷告 — 教会得复兴

引言: 今日是七月七日(礼拜五),农历是六月十二日"小暑",也是日本人在1937年7月7日,在中国发动芦沟桥事变,借机向中国进兵,挑衅中国八年抗战的"国耻纪念日"。已经过了七十年的岁月,仍然是不能忘怀。这是近代中国的历史,加上国内战争的影响,使我们这些中原地带的年青人,离乡避井远走香江。在这人海茫茫的海港,能够寻找到自已的理想,因为认识了耶稣是救主,并且引导我进入高举"十字宝架"的教堂。这里有信、有爱、又有盼望;圣灵不断感动我,奉献一生服侍主,使用国语传福音,往普天下去发光;坚定心志不改变,为主尽忠事奉忙。每周上山去祷告,回到市区要传道。遵守主的大使命,凡主吩咐的都要教导。常常坚守主命令,彼此相爱最重要。 主耶稣受害之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已活活的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 神国的事(徒一:3)。他们聚集的时候,问耶稣说:『主阿!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耶稣对他们说:"…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著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说了这话、他们正看的时候、祂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祂了。… (徒一:6-11)。 当下门徒从那里回耶路撒冷去。进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间楼房。在那里有彼得、约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马、巴多罗买、马太、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奋锐党的西门、和雅各的儿子犹大。这些人、同著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徒一:12-14)。 壹、 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 五旬节的经历常常包含人的责任,那些需要圣灵浇灌而得著能力事奉 神的人,需要时常藉著遵行 神的旨意和"祷告"来预备自已(徒一:4;二:38;九:11-17;比较赛四十:29-31;路十一:5-13;廿四:49)。圣灵降临在耶稣身上和在门徒的身上,提出下列几点,以供参考: 1/、都是在他们"祷告"之后才降临到他们身上的(路三:21-22;徒一:14;二:4)。 2/、圣灵在他们身上的彰显是可见的(路三:22;徒二:2-4)。 3/、主耶稣和门徒都是在圣灵降临到他们身上以后才开始事奉的(比较太三:16;四:17;路三:21-23;四:14-19;比较徒二:14-47)。 一、 初期教会的人数: 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人。… 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 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 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 按著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一:15;二:1/4)。 ※《五旬节》— 这是在主耶稣升天之后的第十日,乃是犹太人的年节中第二大节期。这是一个收割的节期,是将初熟之物呈献给 神的日子(比较利廿三:17)。同样,五旬节也是 神在这个世界开始为教会收割庄稼的标志。 二、 得的五旬节讲道(徒二:14-47): 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和他在三章十一至廿六节传讲的信息,是蕴藏著相似宣讲福音的模式。 1/、耶稣是主、是基督 — 被钉在十字架上、复活并且被高举(徒二:22-36;三:13-15)。 2/、耶稣基督现已在父神右边,得著权柄将圣灵浇灌在所有信徒身上(徒二:16-18;32-33;三:19)。 3/、每个人都当信耶稣为主,并且悔改、受浸、叫罪得赦免(徒二:36-38;三:19)。 4/、信徒悔改信主以后,应当渴慕所应许的"圣灵浸"或"圣灵的恩赐"(徒二:38-39)。 5/、那些用信心听道的人,必须将自已从世界分别出来,救自已脱离这弯曲的世代(徒二:40;三:26)。 6/、耶稣基督将再来,全面重建 神的国度(徒三:20-21)。 三、 当时的使徒们都被圣灵充满: 彼得和十一个使徒、站起、高声说:"犹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这件事你们当知道、也当侧耳听我的话。…他既按著 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藉著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 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 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 神已立他为主为基督了。"众人听见这话、觉得扎心、就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浸、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 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浸。那一天、门徒约添了三千人"(徒二:14/47)。 《门徒约添了三千人》— 这三千人包括二章9-11节所记从各地回耶路撒冷过节的那些虔诚犹太人,也有耶路撒冷的居民。外地来的人受浸后,很可能要回到原地去,为主作见证。作者路加特别注意"教会复兴"时,信徒增长的数目,除了这里记下的三千人外,他提到了人数增多的还有: (徒二:47;四:4;五:14;六:1,7;九:31;十一:21,24;十六:5;参十九:20;廿一:20)。 贰、 新约教会的特征: 当时《新约的教会》有十六项特征如下:(从使徒行传和新约其他经文中,使我们看到新约教会的常规和权柄准则)。 1/、"教会"首先必须是由各地殷勤寻求与神和耶稣基督有著信实的相交关系,靠著圣灵联合起来的人所组成(徒十三:2;十六:5;廿:7;罗十六:3-4;林前十六:19;林后十一:28;比较希十一:6)。 2/、藉著"教会"大能的见证,罪人因信主耶稣得蒙拯救,重生、受浸加入"教会",并一起领受主餐和等候主的再来(徒二:41-42;四:33;五:14;十一:24;林前十一:26)。 3/、"教会"需要传讲圣灵浸的真理,并且要教导初信者(参徒二:39/40),让圣灵的同在和能力彰显出来。 4/、圣灵的恩赐应该在"教会"中丰满的运行(罗十二:6-8;林前十二:4-11;弗四:11-12)。包括各样的神迹奇事和医病赶鬼等恩赐(徒二:18,43;四:30;五:12;六:8;十四:10;十九:11;廿八:8;可十六:18)。 5/、神特将五种职分赐给"教会",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有力事奉(弗四:11-12)。 6/、信徒可以靠著主赐的权柄赶鬼(徒五:16;八:7;十六:18;十九:12;可十六:17)。 7/、"教会"必须绝对忠于福音,也就是基督和使徒起初的教训(徒二:42;参弗二:20),教导信徒研读和遵行 神的话语(徒六:4;十八:11;罗十五:18;西三:16;提后二:15)。 8/、每周的第一日(徒廿:7;林前十六:2),"教会"应当聚集敬拜 神!藉著圣经的话语和圣灵的彰显得蒙造就(林前十二:7-11;十四:26;提前五:17)。 9/、"教会"应当存著谦卑、战竞和敬畏之心侍立在圣洁的 神面前(徒五:11)。信徒也当积极关心"教会"的纯洁,管教犯罪的肢体和违背圣经真理的假师傅(徒廿:28;林前五:1-13;参太十八:15-17)。 10/、"教会"应当选立那些持守使徒所立的公义标淮,生活敬虔的人为长老,以治理和维护"教会"的属灵生命(太十八:15;林前五:1-5;提前三:1-7;多一:5-9)。 11/、"教会"也应当有担负临时性和事务性责任的执事(参提前三:8)。 12/、"教会"信徒之间应该彼此相爱,在灵里相交(徒二:42,44-46;参约十三:34),不单在本"教会",也要与其它属灵肢体交通(徒十五:1-31;林后八:1-8)。 13/、"教会"应当在祷告、禁食方面不断操练(徒一:14;六:4;十二:5;十三:2;罗十二:12;西四:2;弗六:18)。 14/、"教会"信徒应从世俗的潮流和风行的文化思想中分别出来(徒二:40;罗十二:2;林后六:17;加一:4;约壹二:15-16)。 15/、"教会"将会因世界及其恶行遭受苦难(徒四:1-3;五:40;九:16;十四:22)。 16/、"教会"应当积极差传宣教士广传福音(徒二:39;十三:2-4)。 今天世上任何"教会",若认为自已是符合新约教训的"教会",就必须具 备以上十六项的特征,才能够算是合乎 神旨意的"教会"。 参、 初期"教会"信徒的准则: 教会生活的内容主要有四:"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徒二:42)。 一、有道可听: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包括耶稣的言行,也就是后来收入福音的信息。提醒今日的传道者,要传讲神的话,少说自已的言语,要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方可让信徒有道可听。 (1)、使徒约翰说:「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约一:1/2)。— 约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作为「道」有三个主要特性: a、「道」与天父的关系:1/、基督在这个世界被造以先就已经「与神同在」(比较西一:15)。他是从亘古就存在,与天父有别但又与其有著永恒的相交;2/、基督有神性「道就是神」,有和天父一样的属性和特质(西二:9;参可一:11)。 b、「道」与世界的关系:天父藉著基督创造了世界,如今也是藉著基督维系著这个世界(约一:3;西一:16;来一:2)。 c、「道」与人类的关系:「道成肉身」(约一:14)。在耶稣里,神变成了一个人,与人有同样的性情但没有罪。「道成肉身」的基本解释是:基督离开天上,通过生产这个途径进入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参太一:23)。 (2)、保罗对提摩太说:「圣经都是 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 ,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 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 今天我们所说的「圣经」,是指包括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权威著作,也就是『新旧约全书』。它是 神对人类最初的信息,也是 神对全人类的救赎大工,惟一可靠的真实见证。 (3)、使徒彼得说:「第一要紧的,该知道经上所有的预言,没有可随私意解说的。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 神的话来」(彼后一:20/21)。— 彼得明确地肯定了圣经中所有预言的神圣来源和绝对的权威。因为圣经是神与人共同参与写成(参提后三:16),神是信息之本,圣经所说的话乃 神的话。信徒必须豪不妥协地坚决认定「圣经」是 神的默示,具有绝对权威。圣经作者把神的话传达出来,不是靠他自已,而是因为有圣灵与他同工,教导他,使用他的才智、性格、感情和文字风格,正确无误地写下 神给人的启示。作者不是机械地记录,而是活泼的传达。 二、 有爱可尝:彼此交接——初期教会的信徒,生活在新约爱的秩序中,不仅彼此安慰扶持,也凡物公用。初期教会信徒所实行的并不是公产,而是在互爱的基础上,自动与人分享个人所有(参徒四:32-35)。大家心目中的财产,乃是 神所交托,不是属于自已,当有公共需要时,可以捐献出来,这才是真正舍己的爱。 (1)、使徒约翰说:"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 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壹一:3,6/7)。— "相交":原文字面的意思是『拥有共同之处』,含有分享和参与的意思。 基督徒能够彼此相交的原因在于他们拥有相同的信仰(多一:4;犹3节),在基督里同蒙神恩(林前一:9;腓一:7),同有圣灵的内住(约廿:22;罗八:9,11),同得属灵的恩赐(罗十五:27)。 (2)、使徒彼得说:"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彼 前四:8/10)。— 圣经提醒我们基督再来的日子临近,信徒在行为和态度上应更小心,更警觉。最要紧的是切实相爱,因为有了爱才会饶恕(遮掩)他人的过失。 (3)使徒保罗说:"还有末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 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 神!必常与你们同在。你们亲咀问安,彼此务要圣洁"(林后十三:11/12)。 三、 有光可见:擘饼——彼此合一,圣洁同心,建立基督身体。(记念主为我们舍身、流血、埋葬、第三日复活、四十日升天、将来还要再临)。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基督身上体现著真正的、实在的生命(比较约十四:6;十七:3)。他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光,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藉著祂有份于 神的真理、性情和能力(约八:12;十二:35-36,46)。今天我们这些接纳祂为我们个人救主的人,祂就赐给我们有权柄,作为神的儿子(约一:12),所以,我们都应该披戴基督,活出祂的生命来,为他发光。※另外:《神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亮光》(诗一一九:130)。 神的话语就是开启智慧和能力的钥匙,只要专心寻求,就必寻得著。就如一粒百卡巨钻,埋在地里,必须用心寻找,才能寻得见。那么人要怎样寻找 神的话语来得到指示或引导呢?原来一切的指示、决定、表达… 都要透过"说话"来显明其内容;不过说话通常以三种不同的形态表达:第一是由口所出的言语,听到指示就会配合。第二是透过文字来传译,看到指示就会回应。第三是透过自已的思想,一有意念就展开工作。这样看来"说话"就是生命的内容,更是生命前行的指示,对生命的成长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了。 ※但是能够帮助人的"言语",从那里去寻找呢?谁的"言语"能使人得到智慧,得著能力呢?当我们遇到困境时,满心挂虑、满口苦涩的情况下,哪里有知识可教导人放下担子呢?哪里有指示教导人可以交托呢?首先要感谢 神!原来在圣经中,就有教导我们认识 神临到活人之地的真相,这就是 神给人的好信息。当你翻开圣经时,就可以得到指示:『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诗卅七:5)。既然圣经中说可以"交托",哪我们可以藉著何种方式"交托"呢?新约圣经中又有如此的教导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所要的告诉 神"(腓四:6)。既然可以藉著祷告告诉 神!那么我们可怎样向祂祷告呢?我们所信的主耶稣曾经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甚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甚么,我必成就。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十四:12-15)。 (1)、耶稣登山宝训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4/16)。这个比喻所举的生活原则。信徒应作盐与光,从行为上活出基督的精神来。城造在山上又稳固又易为人见到。信徒有基督真道作坚固的基础,应该勇敢作见证,像光照耀;让世人注意到我们的好榜样,归荣耀给 神! (2)、路加记载说:"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著 欢喜诚实的心用饭"(徒二:46)。当时的信徒,是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有擘饼,后来才将擘饼改在主日举行(徒廿:7,11);记念主的复活,将来还要再临。 (3)、使徒保罗说:"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 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林前十一:23/29。) 四、有灵可感:祷告——包括在家里的私祷,上圣殿的公祷。随时祷告: (1)、耶稣的使徒和他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徒一:14);— 当耶稣复活四十日升天之后,门徒下山之后在一间楼房里祷告,这个祷告聚会,有十日之久,连续不断的祷告,到了五旬节,圣灵降临在各人的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大有能力,传扬福音 。初期教会信徒增长很快,当时听闻使徒们的见证,就有许多人相信,男丁数目约到五千(徒四:4)。 (2)、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 神的 道(徒四:31);— 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个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已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的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徒四:32-35)。 (3)、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 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徒十六:25/26)。— 禁卒一醒、看见监门全开、以为囚犯已经逃走、就拔刀要自杀。保罗大声呼叫说:"不要伤害自已、我们都在这里"。禁卒叫人拿灯来,就跳进去,战战兢兢的,俯伏在保罗西拉面前。又领他们出来说:"二位先生、我们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27-31)。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当夜、就在那时候、禁卒把他们带去、洗他们的伤。他和属乎他的人、立刻都受了浸。于是禁卒领他们上自已家里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全家、因为信了神!都很喜乐。这完全是圣灵所感。总而言之:『教会复兴』:信徒和门徒首先要同心合意恒切祷告;要被圣灵充满,要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要持守以下四种生活原则—(1)、有道可听;(2)、有爱可尝;(3)、有光可见;(4)、有灵可感。最要紧的是:『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人』。所以、你们要"不住的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 神在基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五:17-18)。又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 神!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四:6-7)。所以、教会要复兴,只有在祷告方面下功夫,建立基础,坚定不移, 神的国度必然得到扩张,悔改信主的人天天加添给教会,阿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四 章 祷告 — 教会得复兴 习 题 一、 主耶稣复活之后在世间有多少日子向门徒显现呢? 二、 当主耶稣升天之后,门徒去那里祷告?那些人祷告?有多少人祷告? 三、 他们祷告了多久?圣灵才降临呢?圣灵降临时的情况如何?有甚么表现呢? 四、 彼得讲道的内容:蕴藏著那些福音的模式呢? 五、 新约教会的复兴原则是甚么?教会的常规和权柄准则是那些呢? 六、 使徒的教训是见证耶稣的真理,我们应该用何态度领受呢? 七、 初期教会中有"凡物公用"的经文记载,是否出于爱心的表现呢?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