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世界趨勢 香港教會探討使命更新

今年全球基督教的盛事、於開普敦舉行的2010年洛桑會議將於十月進行,就基督的身體所面臨的挑戰作出回應。此外華人基督教的重要會議「華福大會」則於明年舉行,探討華人教會的使命。 近日香港一全港性的教會普查報告的發佈亦帶動了有關香港教會及信徒召命的探討。當中來自維真神學院的史蒂文博士(Dr. Paul Stevens)、香港教會更新運動董事蔡元雲醫生、劉少康牧師等分別從宏觀及微觀的角度,找出香港教會的使命更新的方向,值得香港教會及信徒深思。 史蒂文博士從宏觀的國度觀思考香港教會使命。他表示今天教會使命觀流於狹窄,將焦點放在將人帶到教會中,提出讓所有信徒擔當「全時間宣教士」的使命,像血液一樣將神的國度帶到社會每個角落。 蔡元雲醫生在《使命與領導》中表示「教會的使命源於神的國度及旨意如何成就在地上」。他認為近年香港在堂會使命上見到更新的氣象,包括青少年牧養、職場牧養、北上牧養、長者牧養,以及對貧困家庭的服侍等等。差傳方面對國內事工的支援及跨境跨文化差傳等都有所更新。而職場使命上,信徒在不同社會領域及界別中都有所參與,領人歸主。 而毗鄰於中國的香港更在中國的「崛起」與「重建」中有特別的角色。蔡醫認為在經濟、教育、醫療、社會服務及文化上,香港及海外華人信徒都有不少參與空間。 有超過34年牧會經驗的劉少康牧師則以堂會的層面思想使命的更新。他認為不論是整個世界或香港社會的價值取向、資訊流動等都在急速變化中,教會需要在幾方面加以更新,才能盛載服侍這世代的使命。 除了不斷就教會的目標和異象作出思考外,教牧同工亦需要在屬靈生命、教會異象領受、事奉方式及技巧等方面有所更新。門訓方面,教會在信徒緊迫的生活中找到適切的培訓方法,讓信徒各按恩賜發揮尤為重要,而福音工作的方式亦要不斷更新,因此更多不同類型的佈道方式亦為必要。 劉牧師亦注意到香港教會在社會使命上需要更新。如何讓教會真理及公義的聲音達到社會也成為了需要更新的方面。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