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地震灾民300万人栖身雪地

救灾款项捉襟见肘,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兑现承诺

南亚地震灾民300万人栖身雪地
救援物资被运到巴基斯坦西北部位于喜玛拉雅山脉的村庄。 (世界宣明会)
巴基斯坦地震灾区已经迎来了前所未见的严冬,但据救援前线发来的报告,目前仍有300万灾民不得不栖身雪地。救援人员担心,严寒和物资缺乏将引起第二波大范围的死亡浪潮。

世界宣明会资讯主管Steve Matthews说,目前巴基斯坦山区的温度最低可降至华氏14度,"儿童最需要保护,可能引起肺炎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在灾区日益流行"。

他又指出,目前大约有300万人仍然露宿在雪线以上的山区地带,其中15万人身处的偏远山村尚未有救援队伍能够到达。

宣明会正在继续向灾民运送数千顶防水帐篷及毛毯等物资。而当地地方官员表示,虽然他们也需要更多帐篷,可是单靠帐篷并不足以抵御狂风大雪的严冬,灾民急待搬进坚固并可防寒的建筑里。至今,灾区已有一些儿童死于寒冷和肺炎。

另一方面,宣明会收到的南亚地震救灾款项只有不到1千万美元,这使得他们在开展和计划下一步救援工作时常常力不从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年底发生的南亚海啸4个星期内就筹集到超过1亿美元的救灾资金。

10月发生的南亚大地震,造成7万多人死亡,近400万人无家可归。由于很多灾区地处偏远,救援物资和人员都难以到达,有关方面估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于缺乏救助的幸存者人数有可能和直接死于地震的遇难者人数相当,酿成近年来"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联合国11月19日召开的特别筹款会议共筹得58亿美元救灾款项,但如何令这些款项尽快兑现、使救援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2月15日任命美国前总统老布殊担任南亚地震救灾特使,负责协调联合国各人道机构及国际社会救援组织的赈灾及中长期重建援助工作,并敦促国际社会尽快兑现援助承诺。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