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書》吳思源:維護家庭不是對抗同性運動的工具

《香港家書》吳思源:維護家庭不是對抗同性運動的工具
維護家庭基金518「愛爸媽,愛我家」巡遊。(圖:維護家庭基金臉書)
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於上周六的節目播放了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副會長吳思源的「家書」,就近日維護家庭基金518「愛爸媽,愛我家」巡遊作出回應。

他強調維護家庭價值不是對抗同性戀運動的工具,就是教會在倡導家庭價值和家庭責任時,目的不是跟「同性運動」開戰,正如「基督教的創造論不是為了和進化論罵戰」一樣。

「家書」全文如下:

「Johnson,

布里斯本的天氣如何?昨晚看電視天氣報告,布里斯本的氣溫是14至25度,真的很舒服啊。你們的高溫剛好是香港的低溫,香港已經進入夏天了。

這一年是你在澳洲讀大學最後一年,最近功課如何?澳洲又有甚麼大新聞呢?你告訴我在網上看到上個星期日香港有基督徒大遊行,好多網民話這次遊行是針對同性婚姻和性傾向歧視立法,你問我點解香港的教會咁針對同性戀者,維護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傳統家庭價值,又是不是一定要針對同性戀和同性平權。

首先想簡單分享一下我對大遊行的理解。那次遊行的主題是「愛爸媽,愛我家」,原本是為了響應聯合國國際家庭日,有九十多個宗教及社福團體支持。以我所知,主辦團體是誠心誠意希望今次活動是在目前離婚率飈升、家庭關係崩解、家人關係不和的社會氛圍下,鼓勵市民孝愛父母和關愛家人,而大會列出的十四句口號,都是正面談及家庭的價值和對父母家人應有的態度。

坦白講,個別宗教或社會團體對「同性戀」、「同性婚姻」以及「性傾向歧視立法」有異議,完全不出為奇;事實上在一個多元的社會,對不同議題有不同意見是絕對正常的。不過有一點我都想強調,就是教會在倡導家庭價值和家庭責任的同時,千萬不要誤以為倡導之目的是跟「同性運動」開戰,正如基督教的創造論不是為了和進化論罵戰。Johnson,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有信心,並且以愛和忠貞去維繫,真正摧毀婚姻和家庭的是我們自己的軟弱和失職。所謂「物先腐然後蟲生」,我們首先是鞏固自己,建立自己,才可以面對任何誘惑和挑戰。而作為基督宗教的信徒,亦不要以維護家庭價值看為對抗同性運動的工具,兩者是截然不同。

究竟基督教是如何看待家庭呢?按照基督宗教的傳統,造物主創造人類,是造男造女,大公教會相信男女相愛相親結婚建立家庭,是社會的主流,亦都符合造物者的心意。只是在主流之外,社會亦有少數不同性傾向以至跨性別人士,他們未能夠好似我們一樣組織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的家庭,我很希望我們能夠多嘗試明白他們的痛苦,體會他們的掙扎,了解他們的困惑。

Johnson,我們無錯是相信婚姻在人類歷史出現是為一男一女的,婚姻亦是為了繁衍後代,令人類一代一代的承傳下去。但我們亦要明白和尊重世上有少數不能和異性結合的人,但他們同樣嚮往和追求有家可歸,有家可屬的幸福。記得聖經記載耶穌有一次講及父母和兄弟姊妹的時候,曾經說過以下一句說話:「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看呀,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了。」耶穌看到在血緣家庭之外,人仍然需要家庭的愛和歸屬感。所以家庭的定義是很濶的,這是耶穌的觀點。

Johnson,或者我們在堅守原則、傳統和信念的同時,學習一下對跟自已不同性傾向的人士多一點想像力,對自己一直奉行的信念多一點信心。其實香港社會包括教會,都應該謙卑開放地去探索一下可以為不同需要和傾向的人,預備多些怎樣的選擇和可能性,期待在這個大前提下,彼此之間有多一些交流和對話。

你的看法如何?也許年青人會有比較新鮮的觀點,爸爸好樂意聆聽。

你的爸爸 2014年5月24日」

(家書由香港電台發出,題為「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副會長吳思源──維護家庭價值不是對抗同性運動的工具」 )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