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會面對普世教會的責任和挑戰 張潔茵 2006年11月18日星期六 上午7:21 當中國教會正在蓬勃地發展中,作為普世教會的一部分,它所面對的責任和挑戰非常值得重視。 11月16日,普世教會協會總秘書長Samuel Kobia在上海與中國基督教兩會領袖舉行座談會時,一起探討這個議題。他說:「中國教會的發展是為全世界所共知的,因為中國正在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的主要權威。這怎樣影響了教會作見證的挑戰呢?」他更指出,信徒數目的迅速增長為教會帶來了更大的社會責任。 上海當地的牧師強調,在超宗派的時代,他們非常重視基督徒之間相同的的地方,另一方面,他們也承認和尊重彼此的不同。「因為我們都在神裏面和解了,所以我們必須與其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努力追求和諧和合一一直是中國傳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教會面對衆多的挑戰,其中上海教會的領袖們最關注的是因信徒人數增長所帶來的牧養問題。現在有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對基督教產生興趣,他們非常需要教牧的關懷。統計數據顯示,大約有42%三自教會的信徒年齡小於40嵗,比起幾年前的28%相差甚遠。 在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下,牧者們也十分關注信徒會受到財富和權力的試探,所以更加需要向社會強調基督教倫理。「人活著不單靠餅」曹牧師說,「基督徒要成為世界的光和鹽,榮神益人。」 Kobia回應三自教會面對的挑戰,認為中國的教會之間應該要加深彼此的溝通。他建議中國的教會實行另外一套「三自」制度,包括「自我了解」、「自我表現」和「自我聯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