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忏悔录》面世千年 启发人性奔向光明

奥古斯丁《忏悔录》面世千年 启发人性奔向光明
名画《圣奥古斯丁的胜利》,1664年。(图:维基百科)
第四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自传《忏悔录》,记述作者年轻时犯下罪过和归信基督的心路历程,流露出心灵的徬徨与追寻、迷失与希冀及最终的彻悟,对现代信徒有何启示?

日本基督教媒体Christian Press近日在"语录看世界"专栏介绍第四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s),全书共13卷于394至400年之间面世,概述奥古斯丁年轻时犯下的罪过和归信基督的心路历程,流露作者心灵的徬徨与追寻、迷失与希冀及最终的彻悟,成为后人警世箴言,为西方经典名著之一。

《忏悔录》开首以"赞美主的意志是由主而来"作告白:"主,你是伟大的,你应受一切赞美:你有无上的能力﹑无限的智慧。"启发现代人反思为何而活?为谁而活?如何生活?

对奥古斯丁来说,人们以甚么方式过著自己的生活攸关重要,他的答案是生活不离"天地的创造者,耶稣基督的父神"。

该书全文以"呼唤耶稣基督父上帝"的形式宣讲,这催生了一本互动式自传,对现代读者来说似乎是陌生的叙述,却带出一种真正的意义,引导读者思考"我自己"与"上帝"保持甚么关系。

对于生活,奥古斯在书中扬言:"人们欢喜的是眼泪和悲伤,但谁都要快乐,谁也不愿意受苦,却愿意同情别人。 "因此"爱而不狂,妒而不乱,悔而不痛"地活下去。

《忏悔录》顾名思义是奥古斯丁下罪召己与悔悟的真情独白,他在书中陈述自己少年时代的罪,怎样从黑暗中得著上帝智慧之光。他的童年不断寻找刺激,在学校偷窃、向老师撒谎,长大后沉迷情欲,罪污压碎灵魂,并自言生来有罪,促使他关注人的原罪,寻索生命转化之道,转向上帝专心祈祷、聆听智慧书的话语,耶稣基督父神上帝揭示他的罪孽,看到自己真实的形象,展开忏悔之旅,让人最终看到自己的真相。

让世界听见基督教的声音

你一次性或持续的支持,能让任何人都能免 费阅读《基督日报》的所有内容。

⽀持优质基督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