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urice (浸大地理系准二年级生)
Maurice年仅18岁,但已经第四年参与七一游行。他生于天主教家庭,自小已领洗并跟随父母上教堂。"天主教牧养强调社会训导,牧者教导我要本著福音精神关心社会。中四时,我开始阅读新闻,发现社会充斥著不义。自那年起我就不间断地参加游行集会。"
修读通识教育燃点他的社关使命,升读大学后他关心香港的心志毫不褪色,更加入天主教大专联会,与各大院校的弟兄姊妹一起学习作和平之子。眼见近年码头工人、扎铁工人等要求加薪而罢工,他深深为受大财团剥削的劳工难过,于是联同大专天主教徒同学,一起上街争取集体谈判权。
"每个人都由天主亲手创造,我们都生而平等并享有尊严。为了让工人有尊严地工作,政府必须重新制定集体谈判权,使劳工阶层能够与资方在谈判桌上平等对坐,争取合理福利。"
"不要叫人少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和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
Tommy (高中历史科教师)
三十来岁的年青教师Tommy,平日为学生奔波劳碌,却甘愿牺牲回归纪念日的假期上街游行,这份魄力更持续13年:"其实在03年的五十万人大游行前,每年都有小规模的七一游行。自00年起,我就到维园参与集会了。"
今年,Tommy首次在暴雨交加下参与七一游行,同时初次集会前参加祈祷会。风雨中的祷告声,对于这位信主年资仅两年的教徒,别具意义。自梁振英政府上台后,政治风波日趋强烈,市民则依旧在官商勾结下难以置业。"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路9﹕58)昔年,主耶稣无处容身,仍甘愿与贫困者同行。现在,香港的楼价高企,㓥房充斥,基层大众难觅栖息之所,所以我要效法基督身体力行。"
他又慨叹竟然有自称基督徒的局长经营㓥房,更推卸责任。"基督徒的身分口讲无凭,关键在于行为。所以我要站出来,透过行动让大家明白何谓基督徒﹗"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
冯小姐 (一子之母)
冯小姐打从在母腹中就随父母上教堂,但今年才开始以教徒身分参与七一游行。
她分享:"在人生历程中我一度迷失方向,无助无望,天父却没有离弃我,让我重整生命。"自身与神的属灵关系有何缘故令她推己及人,面向社会呢﹖"我们得蒙上主厚爱,而祂眷顾弱势社群,并教导信徒行善。而陈日君枢机向来十分关注香港的政制发展,让我明白社会关怀的重要性。"
首次游行且遇上台风,冯小姐仍坚持携同8岁儿轩仔和平示威。"去年,国教风波闹得满城风雨,我不想儿子被洗脑,因此带他上街,让他明白真理,借此作公民和门徒教育。"她坦言特首操守失当触动她首度游行。没有诚实可靠的执政者作榜样,但感恩的是轩仔有母亲以身作则,以爱同行。
"又劝少年人要谨守。你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的榜样,在教训上要正直端庄"(多2﹕6-7)